美文网首页关于日常旅行记
4月日本行:向外观察,向内反省

4月日本行:向外观察,向内反省

作者: Teru | 来源:发表于2015-04-22 00:21 被阅读2626次

4月日本行回来,很多人很多疑问与好奇。不管是侧重哪方面,但是当下大家对旅游的需求与向往是毫无疑问的。这个答案大概要用以下一段文字来回答:
旅游是很大的反省,是用异文化,去检查自身文化很多应该反省的东西。比较里面,才了解文化的不同,没有优劣。人不可能没有主观,可是慢慢在旅游里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这是一次良性旅游应有的收获。
8人去日本前,小聚一次,就一些事项简单达成共识,比如此行的大致路程,谁负责管帐,每人忌讳的事物,需要准备的一些东西。如此做法也是希望这8个在完全不同环境下生活的人,能尽量减少旅行中的冲突,防患于未然。个人的体验是:一次旅游可能因为一件小事而感动回味一生,也可能因为一件不愉快的小事而抱憾终生。我不能说我们的这次旅行是完美的,但却是充满包容与自省的。完全没有交集的8人,有插曲,有小情绪,有感动,有互助,这是旅游带来的无形资产。这也恰恰是我认为这次旅游带给我个人最大的感悟,引用蒋勋的一句话:不只向外观察,而是向内反省。
任何一个旅游你花了心思去体会和回味,只要一对比,你都会回来检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内在,最美的东西。外在的风景,其实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好的旅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而是向内的反省。旅游中你所关注的正是你平日生活所欠缺的。
还是从日本的垃圾分类细细切入。对于我们只了解简单垃圾分类的8人来说,对日本垃圾分类有些纠结与伤脑筋。由于我们并未经过系统的学习与了解,只能勉强尽量做到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分大类,然后由房东来善后。因为在日本扔垃圾是有时间规定的,如果今天是轮到扔纸质垃圾,则不能将瓶瓶罐罐扔到垃圾回收站。不知道谁问我:余桑,那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扔会怎样?就算你扔了不应该的垃圾,别人也不知道是你扔的啊?这就是我想说的:自觉、自律或者说教养,在看不见的地方更显宝贵。
某次航班旁边坐着一位外国人,吃完飞机餐,看见他把餐盒、纸杯、废弃物都一样一样整理好,铺平,再交给空姐。垃圾本身不是美好的东西,但在丢弃时却可以有教养。
再者最明显的便是问路。因为自由行乘坐公共交通,我们前前后后向不止10人问过路。人人都想尽一切办法协助你:画地图、查手机、问知道的人、直接带路,在他们看来,似乎如果你问了他们,而他们却不能顺利帮到你则心有愧疚,这从几次他们也不知道路时露出的歉意表情中可知一二。
七宝外国语的一个推文有这样很长的一段话,准确表达了我想说的:
看得见的教养是容易的。因为慑于群体的压力,但凡有些自觉力的人,都能发现自己跟文明的差距。在干净的环境里你不好意思乱丢垃圾;在安静的博物馆你不敢高声喧哗;在有序的队伍中你不好意思插队;在清洁的房间,你不会旁若无人的点燃香烟。所谓的教养,真实存在于环境感染力中。
难的是看不见的教养。在乌合之众中谁能保持优雅和教养?在群体无意识中谁能保持清醒和判断?在舍生取义的时刻,谁还能像一个绅士,把生的机会留给妇孺老人?这不是作秀和异类,这恰恰是最能体现教养作为品德的可贵之处。
更难的是那些“慎独”的教养。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车,也要想办法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
虽然没擦可能也不会被人批评,虽然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机会跟下一位乘客认识,但这种谨慎独处,保有敬畏的态度恰恰是最能考验真假教养的地方。
这里我也要补充一句:作为一名翻译,与日企打交道多年,最深的体会是:所有的邮件与工作沟通,一定要做到让别人方便。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我得了很多方便,而且是长期的。
自己用过的东西要复原以方便下一个人使用,这是身为一位成年人应具备的素质。
再比如之前说到的清理餐盘和盖上餐巾纸、问路,听起来都是细节小事,难就难在明知道没有“好处”还依然保持,这就比“被称赞的道德模范”好的多,也可持续的多。
教养不是道德规范,也不是小学生行为准则,其实也并不跟文化程度,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挂钩,它更是一种体谅,体谅别人的不容易,体谅别人的处境和习惯。
不因为自己让别人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教养的简单道理。有人说那些总说正面话语的人虚伪,我却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这是一种体谅。
真的,多出去看看吧,多出去看看才知道有可能我在骗你(笑)。有些事就像微商做销售,天花乱坠的广告语反而招人厌,用户体验才最有说服力。
正视自己的不足是成熟的标志,唯有正视自省了方可进步。
以上纯属个人感悟,不代表任何机构的立场。
欢迎吐槽并接受各种“崇”“卖**贼”等的谴责 :)

相关文章

  • 4月日本行:向外观察,向内反省

    4月日本行回来,很多人很多疑问与好奇。不管是侧重哪方面,但是当下大家对旅游的需求与向往是毫无疑问的。这个答案大概要...

  • 壮游之外

    外在的风景,其实是你自己的心情。所以壮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更是向内的反省。 ——题...

  • 瑜伽 | 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学会把握现在

    有些人的心是向内的,有些人的心是向外的。向内的心所观察的,是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向外的心所观察的,是外面的风景和人事...

  • 读书读人读物

    不只是读,更是找到自己内在最美的东西。外在的风景,其实是自己的心情。 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而是向内的反省。 在一...

  • 向内,向外

    多少人向外奔跑 那里有虚幻的名利场 哪怕削尖脑袋 也要拼命钻营 多少人坚守自己 渐行渐思 回观所有哪怕伤痕...

  • 向内,向外

    2019年注定是个非同寻常的一年,生活像是舞台剧,波澜迭起,有点儿惊心动魄。事关生死,众生相各异,内心感慨,...

  • 知己空间 先知之眼 进入那个黑暗

    向内向内? 向外向外? 向内向外? do or not ? 在我生命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纠结和不安! 我看到了那个内在...

  • 没有觉察力,你所谓的知行合一不过是随波逐流

    觉察力分向内觉察和向外觉察,本心倡导的是先向内觉察再向外觉察,向内觉察是基础,内求到位了向外的觉察才乐观准确...

  • 自我反省应成为生活的习惯

    在生活中,我们要想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就不要向外求,而应该向内求,向内求的途径之一就是学会自我反省。古人云“...

  • 如何提升自己的结构化思维?

    文|曲娅菲 1.总结如下: 向上归纳、提炼、总结; 向下布道、传播、实践; 向内观察、自省、悟道; 向外组织、链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月日本行:向外观察,向内反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yu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