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格之拙见

作者: 彭小总 | 来源:发表于2018-02-23 15:46 被阅读7次

辜鸿铭曾说,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最后这句话或许适用于大唐盛世,我等就无视好了)。

本科毕业后和我一起租房的朋友很喜欢德国,他学德语早于我,梦想将来能去德国学习刑法,后来也顺利考上了研究生。学习法律和哲学的许多人都会对德国抱有特别的感情。还有医学专业,这朋友的哥哥北大医学部硕士毕业,记得他曾经对我说德国的医药学水平都很高,中药最大的出产国竟然不是中国而是德国。因为从前对哲学的浪漫冲动,长期以来,我也很向往德国。

8月份从巴黎出发,首站就是慕尼黑,巴伐利亚州的首府,德国的第二大城市。在宁芬堡外,我向一对中年夫妇问路,从我极其有限的德语词汇和错误的词法中他们能听出我的法国口音。相似的经历在宁芬堡门口重演,身着西装的老人,他同样能从我们的英语发音中听出我们来自法国,并用法语向我们解释。德国人的教养的确是没得话说。那天是星期天,慕尼黑街头人很少,给人的感觉比较沉闷。从地铁口走出一群拜仁球迷,引吭高歌,带着几分醉意,街头行人纷纷驻足。有家街面店的冰激凌很便宜,1点2欧,法国没见过这个价,我们每人买了个冰激凌蛋卷,正吃的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过路老太婆推了同伴一把,表情愤怒,嘴里咕哝着什么。她也是买冰激凌的,嫌我们挡了她的道还是她对中国人有着强烈的不满?不得而知。一周后,从斯图加特取道返回巴黎,在高速边一个汉堡店午餐,我同样能感受出在法国未曾觉察到的那种淡淡的漠然和敌意。

德国盛产哲学家和音乐家,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巴赫、贝多芬、瓦格纳,每一个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灿烂的星辰。然而德国似乎不出产大画家,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音乐和哲学主要都是头脑中的创作,交响乐在演奏之前就可以确定它是否伟大。绘画需要更多外在的激情,艺术的熏陶和后天的训练。

就我十分有限的观察体验以及想象,在德国生活比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会枯燥许多。当然,对我们中国人而言,恐怕生活在哪儿都没自己的祖国那么惬意。德国据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哥特音乐成为主流音乐的国度(北欧的情况不得而知),哥特音乐可不是什么净化心灵的高尚玩意儿。德国人严谨,守时,能造出世界上最精密最先进的机械,但是过于严谨的人生活缺乏情趣。德国男人不想意大利男人那样遇见个美女就纠缠不停,面对Signora也会锲而不舍的追求。跟意大利的情调相比,法国和西班牙都要逊色许多。

跟留英的女孩短暂交流过,她们说英国的地铁里人们都很小声的说话。在马赛橘黄色的地铁里,黑人阿人拍打这座位唱歌起舞,让她们觉得充满了拉丁风情,在英格兰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景。英格兰人和德国人同属于日耳曼民族,与高卢人相比他们也许存在着更多的共性。电影“桂河大桥”里,被俘虏的英国上校坚持日内瓦公约上关于战俘营里的军官不参与体力劳动的规定,在暹罗闷热的小屋里关了三天也不肯向日本大佐屈服,他还认为受命向日军投降后再逃跑违反了战争法而拒绝了美国军官逃跑的建议。杨绛和钱钟书在牛津呆了一年后去了巴黎,钱钟书很不喜欢法国公务员的处事方式。在英国申请长居的时候很顺利,在巴黎警察局递交了好几次材料都被退了回来,后来中国熟人提醒他们在材料里夹一张几十法郎的钞票,果然奏效。从这一点来看,在30年代,英国比法国要廉洁公正,这也是英国人刻板而法国人“灵敏”的一个表现吧。中国人的灵敏较法国超出百倍,因而法律常常成为一纸空文。有时候我觉得,中国现在的政府环境有些像六七十年代的意大利,黑手党猖獗,政府腐败。即使是现在,意大利也经常传出各类政治丑闻。但是,政体的差别决定了这种相似是极其表象的。

在图宾根哲学博士,北大教授先刚的眼中,美国是一个被放大的个体(民族是一个个体),这个个体不遵守人类普遍的基本行为,把它这个民族的个体地位无限扩大,凌驾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之上,这样它可能就是现代社会国际政治不安的根源。宗教对美国人的影响要超过欧洲人。美国人在自己的货币上印上IN GOD WE TRUST,这让很多无神论者和其它信仰者十分不满,更不用说他出兵伊拉克等种种自以为是的举措了。

再来谈谈黑人和阿人。我并不认识什么黑人阿人,对这两个群体的了解很肤浅。巴黎地铁里,有个摩洛哥人把我从戴高乐机场带到里昂火车站,一路上聊了很多,他很风趣,认为宗教是聪明人创造出来让人们为之工作的工具。给我的感觉,似乎受过教育的阿拉伯人英语比法国白人好,发音标准,表达清晰。法国的小偷基本上都是阿人,黑人的犯罪率也比其它种族高。但另一方面,阿人和黑人待人热情,健谈,对中国人没有白人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黑人活泼,好歌舞,天生喜欢热闹,没有他们,大概就没有今天的爵士乐和摇滚,没有乔丹科比贝利马拉多纳,当然也没有演讲功夫一流的大叔奥巴马。我的房东(北京人)对我说,每次她在地铁里拖着装满东西的小车上台阶时,都是阿人和黑人主动上来帮忙,从来没有白人小孩愿意助她一臂之力。

在巴塞罗那游玩之时,正逢一年一度当地的圣母节,西班牙广场有盛大的烟花show。广场上挤满了数万计的各国游客和巴塞罗那市民。人群散去,广场上垃圾遍地。传说日本数千人的室外集会过后广场上一片纸屑也见不到,少年时读到这条新闻甚为震惊,为此高度文明而折服。不过,眼见着高效的清洁车十几分钟就把西班牙广场打扫得干干津津,我又生出别样的想法来。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不足。在德国和日本,集体放在个人之前。在美国,个体至上。当然,这些国家和民族都有完善的法制体系和价值理念,跟中国大不同。在中国,我们从小被教育服从集体,长大了便成了集体无意识。我们的集体只是建立在虚伪的口号和表象之上,从来不具有任何向心力,因为小时候我们向班主任负责,长大了我们只向领导和上级负责。我们一直到大学毕业还不知道怎么样去尊重集体中的其它个体,更不知道什么叫做团队合作。

相关文章

  • 民族性格之拙见

    辜鸿铭曾说,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

  • 品质之拙见

    思想决定高度,“高度”很重要。思想高度即品质意识,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对一切美好事物有追求者的思想...

  • 运营之拙见

    运营小白一枚,现某传统企业市场人员一个,工作半年有余,从最初的激动、新鲜,到现在的无奈。无意中接触到了运营,接触的...

  • 减肥之拙见

    减肥之拙见 前段日子,本山大叔的“梦中情人”倪萍减重20斤的文章在网络上大热,各大门户网站和公号纷纷转载,由此可见...

  • 点评之拙见

    有时虽没点评,但也会看看大家的点评记录。今天说一个点评的现象,群里有一小部分伙伴读的确实挺好的,有些小伙伴点评的时...

  • 愚人之拙见

    一、创业项目无大小,所面临的问题都会一样多。 运营与管理,都是从简到难,要一关一关的闯过去,大创业项目在资金上没有...

  • “淡薄”之拙见

    偶与友人谈起“淡薄”这个词,友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与人之间需要适当的淡薄一点。乍一听,似乎不近人情,从淡薄到冷漠...

  • “真”之拙见

    这个甜野的男孩丁真火了,2020年的年末,他霸占了我各种朋友圈。纯净的双眸,搭配着粗旷美的外形,让他在标准化作业的...

  • 拙见之恭维

    恭维,不过分的贬低自己,也不过分的抬高别人,带着发现的眼光,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这不是...

  • “取舍”之拙见

    当我忙忙碌碌,年复一年在教学大赛中穿梭时,和我一样的太多人在班主任一线辛苦辗转。 然而,看得见的辛苦辗转终究要比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族性格之拙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yx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