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蜡烛”,你会想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还是会想到“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无尽喜悦?反正,我看到“蜡烛”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我妈妈!
跟千千万万的妈妈一样,我的妈妈也很普通平凡。出生农村,只上过小学一年级,生了3个女儿。70年代初,中国农村,3个女儿——所以,如你所猜,妈妈被婆婆及家人看不起。
“没什么大不了的,咱自己看得起自己最重要!”这就是没有文化的妈妈的“豪言壮语”!于是,妈妈带着咱姐妹三,跟着爸爸进城了。
那个年代,没有城镇户口的一家人,要在城镇谋生,谈何容易!没有城镇户口,第一意味着要吃高价粮,第二意味着要读高价书。而这些,都意味——钱!
于是,没有文化的妈妈选择了苦力——装卸工。到县城后,妈妈成为一名粮食仓库的装卸工。1米5的身高,90斤的体重,每天扛着180~200斤的麻包穿梭于车辆与仓库间成了妈妈的日常。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描绘这份苦力的苦,在我的记忆中,在烈日快把地面烤焦的夏天里,妈妈扛包的挡肩布和衣衫都是透湿的;在寒风能把鼻涕冻住的冬日里,身着单衫的妈妈面颊通红额角渗透汗。偶尔有火车皮到站,妈妈还得数日不休的连轴转;偶尔有长途赶路或者赶货的汽车,妈妈还会半夜去加班。
我也不懂应该如何去叙述妈妈的累,我只知道,妈妈是那群人里唯一的一个女装卸工,而且是从未被工友嫌弃过的女装卸工(那时装卸工还没有器械协助,都是2人合作,一人翻包,一人背包,轮流替换合作,而且是按件计酬的,稍差一些都会遭嫌弃)。我只记得,妈妈娇小的身躯在麻包的重压下,弯成一个只看到一双脚的小小的影儿,而那双小小脚,走在跳板(注:架在车厢和地面的一块斜板,上面钉有横木条防滑)上的每一步,虽然艰辛却异常稳健与坚定!
虽然从小我就知道妈妈的工作很苦,但我的童年生活却从未感觉过苦。至今我仍清晰记得,咱们姐妹三都是清一色的长发,每天上学前妈妈都会帮我们编好整齐漂亮的麻花辫;每逢过年、新学期,咱姐妹三都有新衣服穿:可爱的娃娃装、飘逸的连衣裙、时尚的背带裤……用当年邻居和老师的话儿来说,我们姐妹三每一天都被妈妈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此外,在我记忆中,还有很多咱家很美很甜的仪式感:每年端午,妈妈会泡好糯米、煮好粽叶,然后咱们一起摆好小板凳围座着,包起一个个漂漂亮亮的三角粽,待煮好后用稻梗穿起悬挂于屋里的墙上;每年除夕,妈妈用糯米粉和着黄糖水,揉好一个大大的面团,咱姐妹3围坐火盆边上一起动手,捏好的一个个圆面球,再往撒有芝麻的簸箕里一滚,然后,妈妈把这些沾有芝麻的圆面球一个个放入爸爸热好的油锅里……在“滋滋”的油锅声响里,我们一边闻着“年味香”,一边听妈妈讲着各种跟过年有关的风俗、故事。妈妈虽然没得读书,但她从见多识广的外公那儿传承了许多轶闻趣事,还时常用我们的土话编出一茬茬既押韵又打趣的歌谣儿。
我们姐妹三的童年,就是在妈妈艰辛又乐观的陪伴下度过的。后来,我们都上了中学,爸爸也承包了车队的一辆货车,似乎,美好的日子翘首可见。只可惜几年的运营生涯,家里的经济非但没有改观,爸爸还欠下了不少钱。那时因机械介入和体制改变,妈妈已经没法再做装卸工了。于是妈妈又成了汽车修理厂的唯一一个女工,又脏又累的活儿,她都顶下了。再后来,妈妈又蹬起三轮车,起早贪黑的,用一个小摊,硬是供我们姐妹三全部完成了学业(2个大专一个中专)。不得不提,在妈妈的鼓励和坚持下,在整个家族里,我们这一辈就我们姐妹三读的书最多。胜过家族里任何一个男丁。这就是我妈妈——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的坚持与卓见!面对每月上门催债的债主,妈妈硬是用她的诚恳与坚持,最终在我们姐妹三全部毕业那一年,清还了所有债务。
我们觉得妈妈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可是由于长年的劳累,胃病、冠心病、肩周疼痛、腰椎尖盘突出……这些脑人的疾病都过早的缠上了妈妈——这就是我为什么我看到“蜡烛”就想起妈妈的原因。是的!妈妈一直在燃烧自己的生命,照亮我们的前程……
只是,我不想、也不要我的妈妈做蜡烛!还好,我们终归是长大了。于是,一毕业,我就带上妈妈跟我一起住,虽然,我也是租的房子;于是,每一年,我都带着妈妈旅游,收入好咱就出趟远门,收入不好,咱就周边或者市郊逛逛;于是,我会拉着妈妈一起练习太极,学习养生,给她讲各种有趣的八卦……其实,我就想跟妈妈说,我爱她!如今,我不需要、也更不想她再做蜡烛,她可以是一盏明灯,温暖女儿也照亮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