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罐头顶饱,但别多吃

作者: 小青小青呀 | 来源:发表于2020-04-17 12:05 被阅读0次

一顿操作猛如虎、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带节奏、双标狗、三观尽毁、人设崩塌。。。。。。

如果你对网络言论有所关注,可能发现大部分人说话越来越雷同,金句套路一出手,表达越来越看不到自我。

当我们重复使用简单的语言,就是大脑放弃思考,慢慢投降的过程。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我们从现有的语言概念中找到最方便的解答,感觉到把握形势的力量,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习惯,接受可以免除深度思考之苦的简明论断,这就是罐头思维。

把复杂性单一化,把套路和金句习惯化,罐头思维让你快速有饱腹感,但是却慢慢的失去了长篇阅读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损耗心智。

不用咀嚼,去掉敏感,摒弃丰富的感受和认知,盲目的啃食,回味熟悉的味道,如同丧尸一样。

哲学教授斯泰宾(Lizzie Susan Stebbing)写了《有效思维》一书,提到人们在思考时常会遇到内在与外在的干扰。在公共的群众语言(mass language)里的空话、套话和陈词滥调被斯泰宾称为“罐头语言”,它在政治和商业场景中也经常会出现。

斯泰宾说:“一种罐装的信念是方便的:说起来简单明了,有时还带三分俏皮,引人注意。”

简单化的词语本身没有问题,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不断演化的交流工具,越有效率也意味着思考空间越小,同时也透露着匮乏,形成连锁反应,让很多还没真正品尝到美味的人,只看到货架上最显眼的地方摆满了快速流通的、味道不好但吃了顶饱的罐头,并以此为荣。

历史上没有哪个时代能够像现在一样自由发声,信息快速传播,也在被滥用、被轻慢、被不加思考地复制。

如果你每用一次这样的语言,说明你不相信自己能够复杂、全面地认知你所面对的事物,每用一次,都让自己在逻辑智识上往幼化偏移,由个人表达编织而成的公共话语也会更加俗不可耐。

正如斯宾泰所言:“只有那些经过认真思考才得出的结论,并且认识到自己的结论与别人不一致的人,才能够容忍别人。容忍并不是冷漠,更不是无知。一个民主的民族极其需要清晰的思维,它没有由于无意识的偏见和茫然的无知而造成的曲解。”

被罐头思维养大的人,最终也会如同流水线上被削去大脑塞进罐头里的罐头人,永远不可能自由。

相关文章

  • 知识罐头顶饱,但别多吃

    一顿操作猛如虎、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带节奏、双标狗、三观尽毁、人设崩塌。。。。。。 如果你对网...

  • 减肥吃到7分饱,7分饱的感觉是什么

    十分饱就是一口也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感觉痛苦 九分饱是胃已胀满,还能勉强吃几口 八分饱是感觉胃里装满了,但再多吃几...

  • 晚餐应该这样

    俗话说,晚餐是乞丐餐,可见晚餐最好别多吃。 如果把吃到嗓子眼儿算成 10 分饱,7分饱就是胃还没有觉得胀起来、没有...

  • 要做到

    别总玩手机 要睡早起 别吃外卖少熬夜多吃水果 少带耳机多喝水 吃饭七分饱少吃零食 不能长时间对电脑,注意保护眼睛

  • 什么是“食饮有节”

    张其成讲《黄帝内经》笔记(三) 一,最多吃八分饱。何为八分饱?张老师的解释是,感觉胃还没有满,但食欲明显减退,进食...

  • 所谓“雄心壮志”

    年过完了,打起精神! 别熬夜,多喝水,多吃水果,多运动~ 好好上课,理解吸收知识~...

  • 成功虽好,不如馒头顶饱

    看了很多的心灵鸡汤,一度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坦然的接受自己人生的失败了,可是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再多的鸡汤也很难打动你内...

  • 胃越发的不好了

    多吃点饭,肚子就不舒服。 吃饭只可食6分饱。 护胃。

  • 准备,为你的将来购买时间

    吃一碗饭,没饱!吃两碗饭,没饱!吃三碗饭,还没饱!吃第四碗,还没饱!再多吃几碗,总有一碗饭能让你饱! 一天24个小...

  • 无肉不欢VS缩胃餐实验

    小时候,“孙啊,别饿着,多吃多吃~”、“在学校累了,多吃一点~”、“你不胖,好看好看,多吃,不要饿着~”笃笃奶奶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罐头顶饱,但别多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he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