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说: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将发射火星。有的人囫囵吞枣读了上百本书,写起文章来仍感到才思枯竭;有的人细细翻阅经典,却渐渐淡忘不得要领。可见,读书不在于多少,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读懂、读透、读化,如此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活水之源,作用于我们的人生。
读懂,在于刨根问底,而非浅尝辄止。诸如学习某领域的理论,如果抱着赶进度或者完成任务式的心态,遇到生僻生疑之处便匆匆带过,便错失了探求真知的良机。善于读书者沉得住气,遇到读不懂之处均耐于翻阅相关资料,将理论背景弄得通透明白。“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大文豪苏东坡有“八面受敌法”,提倡“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毛主席也曾说过,学习中要“攻书”,把书本上艰深的问题看作敌人的堡垒,坚决攻下来。可见读书要让自己沉浸其中,才能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读透,当以思考和实践为伴。缺乏思考的读便如没有目的的旅行,何去何从孰是孰非只能人云亦云,这些内容不属于我们,自然容易遗忘。只有经过理解、提炼与归纳,从而获得的感悟才属于自己,并成长为自己的能力。全职妈妈林佳豫,曾因女儿成绩倒数而深感绝望,为了帮助女儿正确学习,她获得了《学习的革命》一书,她反复研读并教会女儿使用书中的方法,女儿在她的指导下,一年后成绩名列前茅并成为公派留学法国的学生。后来,她还将书中倡导的方法梳理成体系创立了培训机构,帮助更多方法不当的孩子学会学习。
读化,需要使自己心体光明。说到底,读书还是要回归自我。罗曼罗兰说“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者检查自己”,正是启示我们读书时要保持对自我的检视,触类旁通,在读书中培养独立的思想涵养以及强大的内心。我们不会轻易被热闹、功利、吹嘘所牵扯,不必以学识来为自己装腔作势,而是静心察觉思想的触动,领会学问的点拨,使浮躁趋于沉稳,使狭隘趋于宽厚,使偏激趋于平和。
读书是一场自我的修行,学、思、养缺一不可。读懂,知识的光才能照亮我们迷惑的心灵;读透,知识的慧气才能优化我们的涵养;读化,知识的修为才能深入我们的品性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Day-036-20171009-作文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