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羡慕的芬兰教育(二)

作者: 丹顶鹤昌 | 来源:发表于2019-08-02 05:50 被阅读51次
    令人羡慕的芬兰教育(二)

    芬兰发行量最大的《赫尔辛基日报》曾经针对芬兰全国中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是中学生心目中最受欢迎的职业。我以为这个是衡量一份职业社会地位的风向标,只有这份职业足够受尊重,能够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最好还能有自主权,才能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才能让很多人向往之。芬兰中学生视教师职业为职业理想,本身就反映出芬兰整体社会对教师的尊敬。

    在芬兰,做一名教师是幸福的。教师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芬兰教育,采用一纲多本,国家层面提供大纲,落实到地方就是各教育机构和老师可以为学生自行选择市场上最好的教材。老师可获得充分的教学自由度与课程自主权,可以自行决定教材与教学内容和进度。学生接受相等的教学内容,老师会更关注学习落后或有学习障碍学生的弹性学习空间,这部分学生学校会视具体情况决定教学内容。

    令人羡慕的芬兰教育(二)

    这样的体制会不会让老师偷懒?他们怎么进行评比呢?毕竟没有统一的标准啊。这样的定势思维在芬兰却行不通,因为教育对象本身就是参差不齐的,老师也没法选择学生,教学成果上根本没法比,所以芬兰教育尽可能不比较、不评分,学校不给老师做无谓的评比与评分,不给老师打考核,没有督查,也没有鉴定报告,教育机构的官员们觉得:我们的老师,都是一样好。在这样信任与支持的环境中工作,老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会不会爆棚呢?

    其实进入工作岗位后的教师已经是成品,这个成品最重要的是形成过程,也就是养成教育的过程,甚至是选拔教育系学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他们认为教育系学生必须拥有可以被教导的潜能、合适的人格特质、学习动力等,他们要有思想、有能力、有见解、有自信、有互动力、有包容力、可再塑造。这部分学生入学前要接受一对一和群组活动的面试,来决定他适不适合教师这项工作。

    这其中还有一个讨论,什么样成绩的学生更适合教师岗位呢?是成绩最优秀的孩子?还是成绩中等的同学?我们肯定以为是品学兼优者最合适,这部分人也应该最具有竞争力。可是另一种观点认为,优秀的同学可能无法了解不会念书的困窘,对学习落后者缺少包容心同情心和同理心。反而是成绩中等的同学,经历过挣扎和苦闷,有过努力中想方设法前行的过程,也就更容易发挥“有教无类”的精神。所以他们将严格的标尺放在了最前面,选拔资质最优的,再进行全面的教学能力训练,加上工作过程中的信任和支持,老师们工作的热情、创造的激情岂能不被激发出来?

    令人羡慕的芬兰教育(二)

    芬兰老师的精力更多用在备课、思考、休息、充实教学内容和自我研习、进修上,老师不用批改作业,更不用说将时间花在“形式”的事物上了(这一点尤其羡慕!)。

    如此一来,他们对老师难道真的就没有评估了吗?当然不是。一年之中,老师要跟校长讨论几次,将自己制定的一整年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自己下一阶段或明年的教学计划如何达成进行沟通,对自己前面的工作进行总结,满意何在?不足何在?原因为何?如何改进?校长根据每位老师不同的条件和情况进行评估,帮助老师找到生涯规划的真谛,找到自我成长、策励的动力。这个过程真的可以去除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不是用一个标准判断不同的人,也免除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付和敷衍,大家用真诚和责任心来做事,让老师们感受到自我成就的幸福和愉悦,这样环境中的老师,焉得不全力以赴!

    令人羡慕的芬兰教育(二)

    对老师的管理,不,应该说对人的管理,总逃不开人性的考量。人性有善有恶,一种制度总是用怀疑和钳制去束缚人,久而久之彼此之间滋生出来的只能是表面上的敷衍和淡漠,人心难免离散。而用真诚和信任,以成就他人为目标,久而久之必然凝心聚力共创新高度。相信就能看见,所以我怀着最美好的祝愿与学生相处,我相信你不管快慢,你总是上进想要更上一层楼的,慢慢地他们真的就会朝着这个目标靠近,这亦是人性使然。对老师何尝不是如此?看得见的表格和数字固然简单、一目了然,可如果不分起点,不问过程,不究对象,不仅是粗暴的,也是不公平的!

    当然每一种教育制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芬兰的教育制度也经历过波折,他们也曾以能力分班,实施精英教育;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效仿西方实施“放羊”教育,提出“宽松”学习,不也差点毁了一代人吗?可见摸着石头过河是普遍现象,找到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制度不容易,只是芬兰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想改变,还有可借鉴的蓝本,是不是可以走得快些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令人羡慕的芬兰教育(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jq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