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读书
崖山辞(唐-陆秀夫)

崖山辞(唐-陆秀夫)

作者: 思念像枫 | 来源:发表于2025-02-04 22:13 被阅读0次

咸淳九年的临安城飘着柳絮,陆秀夫在凤凰山脚捡到半块残碑时,忽闻宫中传来蟋蟀叫声。碑文上"靖康"二字被青苔吞噬,像极了张世杰盔甲下的旧伤。

一、蟋蟀诏

小皇帝赵昰的赤舄踢翻金丝笼,蟋蟀振翅落在陆秀夫的笏板上。"陆卿,它比文丞相的奏折有趣多了。"八岁天子指着殿外焦黄的梧桐,"叶子落了七片,该换笼子了。"

张世杰的佩刀在青砖上拖出火星:"陛下,元军已破常州。"

蟋蟀突然发出尖锐鸣叫。陆秀夫看见笼底压着张世杰的密信——"议和派欲献传国玉玺"。他摘下官帽接住坠落的秋蝉,在赵昰惊喜的注视中,将玉蝉与密信一同捏碎。

二、海月图

祥兴二年的月光像把盐,撒在硇洲岛溃兵的伤口上。杨太后颤抖的指尖拂过《海月图》,画中崖山双峰倒映着二十年前临安灯市。

"此画是度宗赐予谢道清的。"老宫人捧着画轴低语,"太后可知画里藏着大宋最后的气运?"

飓风掀开营帐的瞬间,陆秀夫瞥见画角褪色的题诗。当"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墨迹被浪沫浸透,他终于明白先帝为何至死不肯打开这幅画——皎洁月光下,十万海船不过蝼蚁。

三、玉带潮

二月初六的晨雾染着血腥,张弘范的蒙冲舰切开宋军船阵。陆秀夫的白袍溅满桐油,怀中《大学衍义》的纸页正簌簌燃烧。

"降旗!"元军箭楼传来嘶吼。

赵昺的龙舟开始倾斜,陆秀夫解下玉带缠住幼主。这条曾束缚过苏轼、温暖过岳飞的玉带,此刻正在海浪中发出龙吟般的呜咽。当最后一块舢板沉没时,他忽然想起那个蟋蟀振翅的黄昏——原来大宋的气数,早在临安梧桐落叶时就已燃尽。

四、鱼龙舞

暮色浸透崖门水道,文天祥的囚船正经过战场。元军打捞起半幅《海月图》,残卷上杨太后的血指印宛如红珊瑚。

"陆君实负帝蹈海,可算尽忠?"张弘范将画轴掷向火盆。

文天祥凝视着逐渐焦卷的崖山轮廓:"张将军可曾听过钱塘潮信?"他腕间铁链撞击船板,"潮水退去时,留在滩涂上的才是真正的礁石。"

咸腥海风中,烧焦的画轴突然迸出火星。那轮被血污遮蔽的海月,竟在灰烬中愈发皎洁。

相关文章

  • 2021-09-14秀夫路

    崖山之战,陆秀夫驱妻子、负幼帝,入海为海鱼之饲。世传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而明亡以后无华夏,每读宋明末事,未尝...

  • 灭南宋者,儒者也!

    有一句很沉痛的话: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南宋灭亡的最后一战,就是崖山之战。这一战,南宋水军全军覆没,丞相陆秀夫背起...

  • 唐宋词研究3

    唐宋词研究3 9、宋少帝赵昺陆秀夫背新会崖山海战跳海。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有学者指出,正是张世杰军事指挥上的致...

  • 民族的伤痛

    1279年3月19日 陆秀夫背幼帝投海殉国南宋灭亡。 崖山不仅是个地理名词, 还是一个民族胎记,一种精神符号。 随...

  • 海战

    南海,崖山,龙舟上。 四十三岁的陆秀夫静静地立在船上,带着腥味的海风卖力吹着他的衣袍和完全花白的头发。不过...

  • 崖山之战的民族节烈之气正是中华文明复兴之魂

    崖山之战是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从战术层面看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的部署失当,对战役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们在...

  • 略说宋朝三百年之北宋篇

    前言——总说宋朝 宋朝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国开始到公元1279年南宋崖山海战兵败宰相陆秀夫背着宋朝末日皇帝...

  • 素云村的诡秘来源(二)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历史上著名的崖山海战爆发。 陆秀夫在绝望之下先逼迫妻儿投海自尽,然后自己抱着宋幼...

  • 崖山往事(一)

    公元1279年3月19日,广东新会崖门海域,宋元最终之战。 宋军败,陆秀夫杖剑驱妻子入海,背负少帝赵昺蹈海...

  • 国殇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崖山之后无中国 煤山之后无华夏 秀夫负帝投海波 末帝悲歌素绢挂 世人只知过零丁 叹汝何故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崖山辞(唐-陆秀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kw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