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飞正传》,1990年。
明明应该是个颓废的渣男,但那随意的、不在乎的动作和神情,偏偏又传递着一种优雅。他不是我喜欢的男人类型,然隔着屏幕旁观,亦被深深的吸引,只怪他帅得太有风情。难怪那二人可以为他,抛弃自己原本渴求的东西,只为在一起。
剧情简单到近乎没啥实质的内容,但每一帧画面又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难怪赞誉不少,吐槽的人也很多。电影嘛,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东西,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与他人无关。
自诩喜欢看电影却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应该极少吧。额,很不巧我就是。这倒是件好事,让我可以更投入的欣赏这部影片。
part.1无脚鸟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哥哥讲这段话的时候,我脑袋里出现的却是《梦旅人》里最后一段场景。落日的余晖中,可可给了自己一枪,黑色的羽毛满天飘散。世界没有末日,她却不再醒来。
”终有一天我会飞起来的,到时你会自卑的。“
“以前我以为有一种鸟从一开始飞就可以飞到死的一天才落地,其实他什么地方都没有去过,这只鸟从一开始就已经死了。”
旭仔以这种方式死去,像是个故事划上了一个仓促的结局。但想想,好像这样也不错。对于生母他已没有了执念,而养母将有新的人生。至于恋人,他能撩能爱能惦记,但又抗拒需要建立稳定长期关系的亲密。他的未来在漂浮不定的路上,如此来看,将生命终结在列车上,也没什么不好。
part.2一分钟
“十六号,四月十六号。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苏丽珍看着表,他看着苏丽珍,姿态暧昧的一分钟,再留下这么一段话。即使听者心中不以为然,但心底何尝没有几分欣喜和萌动。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因为我而记住那一分钟,但我一直都记住这个人。之后他真的每天都来,我们就从一分钟的朋友变成两分钟的朋友,没多久,我们每天至少见一个小时。“
看吧,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引起注意力,你就赢了一半。再辅以持之以恒的某种行为,人就在这种细小的习惯中彻底沦陷了。就好比“晚安”,对你连说上一个月,再某一天不说,就会引发你各种想象。内容之丰富,可能不亚于一部90分钟的电影,而实际别人可能只是睡着忘了。
“我以前以为一分钟很快就会过去,其实是可以很长的。有一天有个人指着手表跟我说,他说会因为那一分钟而永远记住我,那时候我觉得很动听...但现在我看着时钟,我就告诉自己,我要从这一分钟开始忘掉这个人。 ”
如果真的可以忘记,又何需给自己定下这样的誓言,每一次说忘记,何尝不是又一次的加深记忆。认识的朋友,某次刚失恋的那一二个月,每天都是伴着酒入睡,说是不喝醉根本睡不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情绪跟装上了放大镜似的,若是再有雨夜,最强催化剂非他莫属。彻底的绝望,才能更干脆的重新开始,软刀子的纠葛,是最消磨人感情的,伤心又伤身。
“去年四月十六号三点你在做什么?”“她告诉你的啊” “要记得的我永远都会记得。”
谢谢,你还记得
part.3两个女人
“其实我不应该来的,我不应该给你一个痛快的机会。不过我始终觉得他爱我多一点,说到底他是因为我而离开你的。 ”
“这种事,早点知道比晚点知道要好。现在哭的是你又不是我。我已经没事很久了。 ”
本是为了挽回颜面而说的一句话,结果被怼的分分钟打脸。付出的感情,泼出去水。这两女人,包括旭仔,他们谁都不是赢家。
part.4母子
“养不来,便大家搂在一起死咯。”
我总觉得旭仔其实是很在乎养母的,从他扶起喝吐的养母,又教训骗她钱的人,可见一斑
同她说话的神情,也只是一个用叛逆掩饰内心的别扭小孩样。有人说,养子情节寓意着香港人对香港回归这事的复杂心。恩,谁知道呢。
旭仔因一种滑稽的理由死了。哥哥选择在愚人节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又以某种方式永远的活着。我们呢,如果哪一天不在了,有谁会惦记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