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看场电影
最悲哀的教育,是“我是你妈”

最悲哀的教育,是“我是你妈”

作者: 一个淡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13:05 被阅读83次


    什么是玫瑰?

    为了被斩首而生长的头颅

    什么是爱?

    一只被囚禁的鸟

    空洞绝望的目光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一出生就与周围的人产生联系,这些联系会伴随人的成长,影响着人的一生。其中,多少人凭借爱的借口,伤害了最亲的人。一般来说,一旦翻脸,最甜的最毒。掺杂强烈,浓郁的爱的酒,喝起来味道不错,但慢慢地劲头上来,会让人陷入疼痛,难受的状况。

    这几年,人们火热讨论着原生家庭,探究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程度。其中,父母控制欲强,情绪激烈,动不动以“我这为你好”来斥责小孩的一系列行为是大家最痛恨和难忘的。

    在儿童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远超于机体的其余部分。这时候,儿童会热烈地认识世界,会因新奇的事物而兴奋。可是,当孩子们热切地琢磨和把握生活的现象时,家长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规划孩子们的人生。

    现代社会的焦虑病,不是季节性感冒,是长久性疾病,不是只有年轻人才有,家长也是焦虑病中的一大群体。

    他们规划孩子的人生,出发点是好的,是怕孩子被同龄人甩下,是怕孩子被时代所抛弃,毕竟,这个社会很现实。但这不是控制孩子的理由。

    我们常常看新闻,会看到一些孩子控诉父母的新闻,而这些往往只是千万家庭无数类似事件中的几个例子。新闻下面的网友跟帖才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原生态的全部。

    我们自知,这些控诉都是来自父母的控制下孩子长期的绝望和无奈。

    现实事物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放入高度的审视之中,这些被审视之物就会被放大至可怕的比例,情形犹如把跳蚤放置显微镜下——它马上就得了大象的体型。

    小时候,孩子被逼着学习各种才艺,出门玩耍都要无比巨细地报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在父母的监控之下。当孩子意识到自我的主体之后,开始要求一点点自由和空间,而父母常以“我是你妈,你要听我的”等话语不断摧毁孩子的人格,控制孩子的人生。

    什么是爱,就是我仗着血缘关系在这场关系中就是绝对的权威者,命令者。我说的每一句都是为你好,我是你父母,这是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你要接受。但如果冷静下来想想,父母就会意识到孩子终究不是机器人,不是冰冷的代码构成的。

    孩子,如果和父母预期想的一模一样,那样子,所谓的情感只是无意义的接触,没有太大的作用,所有的一切简直完美,只是不知道这样的人生有什么特色。

    在我们的视野里,一件更小,但距离更近的物体会遮蔽了更大但更远的东西。

    每一位孩子都是一位诗人,哲学家,他们会用自己敏感的眼睛观察这个社会,思考世界发展的历程,对现实的意识程度是不容小觑的。他们会以笨拙的方式探索新奇的事物,包括恋爱,工作,生子等人生中重要的事。

    父母的每一个行为直接影响孩子做选择,做决定。有些父母亲手折断了孩子的翅膀,把孩子囚禁在身边。他们贪婪执拗的行为将孩子的视线笼罩在灰暗的灯光下,换句话说,这是令人反胃的荒谬。

    孩子的未来应由他们自己决定,毕竟,这是他们的人生,而且只有一次。

    给予孩子正确的爱的父母,会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空间,更明亮的生活。而监控孩子会让孩子有着赤身裸体的感觉,这样,孩子以不知羞耻的体态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

    长大以后,孩子想起以前的事,部分人选择不原谅,因为童年的痛苦一直蔓延,不断发酵。也许,某天,某个地点,想起来就会不禁落下眼泪。

    记忆这种东西,不会消亡,就像手心的纹理随着岁月不断加深,彻底成为身体的烙印。往昔父母控制我们的情景就像一块块的镶嵌砖,共同组合成了我们对生活经历的记忆图案。

    而且记忆的独特之处就是轻微的醉意会增强对往昔情景的回忆,它使我们比清醒的时候更清楚回想起当时的个中情形。

    漫长的成长时光在父母的控制下似乎不停地催逼着我们,从不让我们从容喘息;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后面步步紧跟,就像挥舞着鞭子的狱卒——我们的生存因而平添了不少的痛苦和烦恼。

    茫茫宇宙,我们终究不过是一个个渺小的个体,我们的一生终其不过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的我们会因为父母的意欲而塑造伪装的自己,现在的我们会意识到重生的希望,希望将来的我们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使命来到人间,尽管使命不同,但有存在的意义。哲学书上说,“存在于世界”这个说法暗示着:有一个既是这个世界的物体,也是这个世界着眼点的身体存在着,但任何事物都不能要求这个身体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结构。人,活着,不为别人而活,应为自己而活。身体是自己的,任何人无权控制或占有其他人的存在。

    生命的火花不是一方的专有财产。孩子的人生应由他们自己书写,叙事。处于复杂的社会中,父母一味加强对孩子的管控,那么,矛盾的情况会反复出现。

    现实与预测的不一样,父母会筋疲力尽在与孩子相处互动。因为父母找不到简单的方式去处理“正确的真理”,就是学会适当地放手,给与孩子更多的私人空间,让他们有一方喘息的空间。

    彼得·伯格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位个体的人生都是社会历史的一段插曲,后者为前者拉开序幕并会延续下去。

    孩子的人生是父母的终身考卷,孩子的信念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大人的世界所决定的。双方都要认识到彼此的不自由,并做出一定的理解和改变。毕竟,孩子下地了,是一生一世的。不能退货,不应毁灭,没有回头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悲哀的教育,是“我是你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oo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