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逢桃花林

作者: 春风榴榴火 | 来源:发表于2022-03-27 21:58 被阅读0次

是哪一天呢,一定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在简书浏览,忽然,一个词频频在他的文中出现,“意象”,前一天一定是个阴霾的天气,我恰恰就到了他的地盘,那是一块宝藏地,满目苍松翠柏,一条小溪从山上流淌而下,行走在一条落英缤纷的小路上,耳畔流水潺潺,夹岸桃花开云蒸霞蔚。

寻虎老师把我拉进了他的美学美育群,我不由得想起这么一句话,忽逢桃花林……

老师讲,哲学思想,美学原理,哲学是总称,美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

黑格尔,美学,如闻天书。

我这个退休的老年人,从美感到美学,以及审美,从此也就与美学有了千丝万缕的一种关系。美学、美育,与我,开始耳熟能详了。

昨天,寻虎老师特邀美学博士李国政作《美学与“我”》的讲座。

美学虽然不会帮我们解决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不会帮我们避免FJ失事,甚至不会帮我们治疗XG病毒,但美学对我们的意义有二:第一,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自觉地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第二,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培养自己对于人生进行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从而使自己获得一种人生的智慧。美学能给人带来人心灵的慰藉,甚至给人带来一种救赎。

真如老师所说,只有极少数人一生会遇到一次美学……

蝴蝶在流连,蜜蜂在飞舞,暖暖的阳光照耀下,一幅幅如画的美景,在一一呈现。

想起《桃花源记》里一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抬头看远处,那一片桃花正灼灼开呢。

分析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里的“意象”概念及它对当代艺术理论的价值。

答:(1)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里的“意象”概念

①“意象”的发展

意象说源于魏晋时期王粥的“得意忘象”。随后在谢赫的六法说中得到深入发展。谢赫六法的气韵生动,主张画家不仅表现于具体的物象,还要表现于物象之外的“气”,使艺术作品产生出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另外,谢赫还提出了取之象外,即画家不要停留在有限的孤立的物象,而要突破这个有限的象,要从有限到无限。再后来经过刘勰等批评家的共同闸释,“象”终于转化为“意象”,包含着意和象、隐和秀、风和骨等多种规定性。简言之,意象成为形象和情趣的契合。到了唐代,“意象”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已经被广泛使用在诗歌中。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②意象的概念

意象是指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形象。它已不单是事物的客观形象,而是蕴含着主体思想情感的形象。郑板桥胸中之竹,己不是一般竹子的形象,而是一种坚强挺拔、不畏风雨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形象。当行子的形象被赋予这样品格的时候,它己变成了一种意象。简言之,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

(2)“意象”对当代艺术理论的价值

①意象对当代影视理论的作用

意象可以和当代影视艺术理论结合。通过对单一意象呈现,或把各种意象组合起来呈现,形成电影语言的一种民族艺术特色、比如马致远的著名的元曲小令《天敬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个词相当于一个镜头或画面,其组接具有电影蒙太奇的诗意效果。

②意象对当代艺术本体论的作用

基于“意象”的艺术理论可以帮助当代艺术解决艺术本体论地位的问题。这既是一个当代的艺术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当代文化理论问题。充分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优点,如“意象”理论,可以帮助人们保持或创造自然、心灵和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充分吸收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优点的艺术和艺术理论,为现代艺术找到新的出路。

相关文章

  • “忽逢桃花林”

    世外桃源——阳朔 2018.5.9 胶卷相机拍摄

  • 忽逢桃花林

    在这112亩的土地上,路回那届的高中生只有一千三百多少。在这一千三百多人里,有彼此陌生的,有对她好的,也有令她饱受...

  • 忽逢桃花林

    是哪一天呢,一定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在简书浏览,忽然,一个词频频在他的文中出现,“意象”,前一天一定是个阴霾的天气...

  • 桃花源

    《桃花源》 短篇小说 T Chapter 1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赵...

  • 千年叹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被桃花灵牵引着,走向林里深处。灼灼桃花,林十里,莫能衡度之...

  • 桃花依旧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100天生活营记录 day41 今晚,终于边做家务,边听完了远山老师前天晚上的分享。 远山老师是一位很有灵性的作...

  • 忽逢樱花林

    今天是假期最后一天,下午约小姐妹一起去拍照。源于前几天去大寺检查消防安全的时候发现了一片秘密樱花林,实在是想停下来...

  • 忽逢桃花源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桃花源记》 你哭 全世界任...

  • 缱绻情殇,情定桃花

    春日乍暖还寒,恰逢花期,与友人共游桃花坞。 寻寻觅觅,反反复复,直到遇见了你——桃花坞。 恰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忽逢桃花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qu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