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教学 | 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
5.抓住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的效果通常是通过学科的测试来显示的。
但学科成绩的高低并不能证明课堂教学的有效。
因为,很多时候,老师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下的复习与题海战术。
如果一门课一天只有40分钟的一节课,学生学得10个知识点。
但这门课教师要求学生还要花课下的时间,即使同样是40分钟,那么,他的课堂效率也会下降一半。
真正讲究课堂效率的老师,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上的40分钟里,而不去强行挤占学生更多课下自主学习的时间。
6.精心备课,一课一得
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有效,不挤占学生课下时间呢?
这就是教师在备课里,多下功夫,精心准备40分钟的授课内容。
** 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会把课堂上的学习目标进行精选,做到一课一得,重点突出。**
有时候,这样的教师会努力控制一课时的知识眯,一课里大约讲授1~3个知识点、学习目标。
否则,一课时里,知识点太多,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课堂效率反而不高。

7.当堂练习要精当
有效的课堂,不只注重教师的讲授,更注重学生的练习。
能够做到当堂训练,立即反馈的课堂,教学效率会大大提高。
及时反馈学习的效果,老师也能够立即看到授课的效果如何,为接下来或下节课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教师的教学节奏,与学生的学习节奏相匹配。
当堂训练的题目要精当,原则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就训练什么,重点是什么,就考察什么。
能够精准地设计检测题,就能科学地展现学习效果,学生也会有收获感、成就感。
当然,不同的班级情况不同,教学中随时会生成各种状况,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要看实际的师生互动情况。
但如果能够在以上七大方面有所注意,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升,达到40分钟里,学生积极投入,忙而不乱,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