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第十六

作者: 容若有然_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17:22 被阅读0次

孔子曾说过:“《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在教育人民和讲求政治的目的上是一致的。《礼》被用来规范人的行为,《乐》用来培养平和纯洁的心志,《书》用来指导为人处世,《诗》用来表情达意,《易》用来预测明晓神奇的变化,《春秋》用来教导人们明辨道义。”所以说:“到了一个国家,很容易看出这个国家是用什么方法来教化民众。”


如果民风淳朴憨厚,这是用《诗》来教化的结果;如果民众通达事理,有远见卓识,这是用《书》狡猾的结果;心胸大度,平易善良,这是《乐》的教化结果;心志纯洁,见识精微,这是《易》教化的结果;民众谦恭庄重,谦逊节约,这是《礼》的教化结果;善于言辞,会用典故,这是《春秋》教化的结果。

所以说,如果没有《诗》的教化,人就会愚昧;没有《书》的教化,人就容易虚妄不实……

能够通达事理,见识深远,且没有狂妄之语,那这是对《尚书》深切领会的结果。

结论:

范晔说:“诸子百家谈论政治,是很高尚的啊!其要点是要从根本上巩固政治制度,革除弊端,顺应时代的变化。然而国家命运和政治形势并非一成不变,因而意见也会庞杂偏执,所以关于是非的评论,都会议论纷纷,互相矛盾。人们乖张不定,欲壑难填,道理千变万化常出分岔,情欲需求也在不断萌生。就算有应付一切事物的智慧,也不可能把世道人心的变化研究透彻;就是高山大川的险峻幽深,也无法与人心的难测相比。那么,顺应世俗适应事情的变化,就不能用常规的办法去解决了。”

因此,有法与无法,要根据时代来确定,一个时代结束了,适用于那个时代的为政方针法令也就失效了;时代向前发展了,法令及政治制度也要随时代而发展。只要行动不脱离时代要求,前途必然光明。不是对此非常精通的人,谁能适应世道的变化呢?

相关文章

  • 正论第十六

    孔子曾说过:“《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在教育人民和讲求政治的目的上是一致的。《礼》被用来规范人的行...

  • 正论

    【原文】 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 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也。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唱默 则...

  • 《反经》正论

    《反经》正论 【原文】 议曰:《反经》、《是非》、《适变》三篇,虽博辩利害,然其弊流遁漫羡,无所归宿。故作《正论》...

  • 邪正论

    邪正论 钦安祖师在写《邪正论》之前,就写了两篇短文来分析邪正,一篇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辩解》,一篇是《“壮水...

  • 玄关正论

    ――来源于道教 玄关,为丹道中的重大研究问题之一。历代成道祖师对玄关均有精辟之论述,...

  • 荀子·正论一

    【学究】 荀子《正论》分两篇进行解读。 荀子以为君子就是大众的领唱,大众的榜样,要站出来带领大家施...

  • 荀子·正论二

    【原文】 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不能教化。”是何也?曰:“朱象不化。” 是不然也:尧舜至天下之善...

  • 技术的正论

    梅兰妮女士的观点,我学习了!人工智能与区块链都需要数据支撑。 但数据不是万能的。就像人离开手机可以照样活下去,离开...

  • 大义奇正论

    —— 情、智源起与盛衰之变 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合而不同为正,是常态。同而不合为奇,是非常态。 常言道:以...

  • 径自写作简书中——径情直遂藏头诗

    径自写作简书中,情文并茂诗味浓。 直语正论无赘言,遂心快意尽相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论第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tj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