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瞎想而来的瞎说,结构或许会混乱,想到那就说到那吧。
清风寺依山而建,原址据传是一座小道观,有个得道的道士在道观旁的山洞坐化了。山里的村民一直都不敢动山洞里的那具遗体,留了很久。清风寺对面是一个山沟,山沟两面的山壁上生长着一些灌木,秋天时叶子会变红。从清风寺这面望去,景色极为好看。10几年前的某个秋天,那时候父亲刚学了如何泡制铁观音,便带了他的家什,去找清风寺的住持——宗晋师,一边看风景一边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对于佛教并没有什么好感也没有什么恶感,或许说我对于所有宗教都持这个态度。外面传的那么可怕的穆斯林们,我遇到过和善的长者,也遇到过狂骂我的小青年。可我对于一些僧人,却是心里很敬佩的。
有这么两种僧人是我很敬佩的,一种是心极为单纯,只是一心为了佛门的僧人。我们这里有一位大师,叫能阐法师,这本是一位极有来历的大师,他的后半生却屈尊在我们这里的小县城来宏扬佛法。另一种是身在佛门,心却不“单纯”,却有一颗平常心跳出世间来看一切的,这种僧人懂得很多,此类著名有弘一法师。
宗晋师就是后一种僧人。和他在一起,他几乎不怎么说佛教的事情。如果用普通而世俗的眼光来看他,很难想象一个光头和尚,一个穿着灰色袈裟的僧人,那么像个:正常人。除非我这样的好奇宝宝去问他,比如:为什么法号和法名不一样之类的。他也不主动去传教、传法、解惑。不过有真需要的人,他还是会帮助的,寺庙前面的山沟里曾经有一些癌症病人聚在一起,他们得到过法师的开解,就像……嗯,心理医生那种的开解。
他和绝大多数僧人有很大的不同。宗晋师游方过很多地方,见识很多,和父亲有很多共同话题。赏景时和父亲讨论过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
某天
父亲问:宗晋师,你认为时间是什么?
宗晋师答:时间,是个:概念。
宗晋师回答的简单,父亲也没有聊太多,你懂我也懂,他们就换另一个话题了。我却是平生第一次正视时间是什么?而概念又是什么。我才反应过来一个事实:时间并不存在,时间只是我们为了方便使用而定义出来的一个概念,对我们却很重要。可是我的疑问却更多了。
时间的定义,经历了这么长久的使用,被神秘化也被浪漫化了。玩魔兽世界的人都知道,地精的名言:time is money friend. 时间就是金钱。还有许多,拟人化、拟物化的亚概念定义,诸如:时间就是生命(浪漫化),时间会解决一切(第一人称拟人化),时间是公平的(上帝视角),等等等等。可终究时间是存在于我们头脑所定义的一个概念,具体的概念使用,要看使用者的定义。瞎想都是没有互联网之前自己的瞎想。回头来看,还是互联网好,自己思考时间这个概念是什么和互联网的朋友交流的时候,被送上一本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我是很高兴的。
瞎想之后,再看看大牛霍金如何解释的。不过自己的瞎想并不是白费功夫,正印证那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关概念的解释,可以搜到很多。不过我要阐述我个人对概念的一个理解就是:
概念,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我们使用概念的时候,并不需要直接思考其背后的定义,就能使用的一种,嗯,可以说“意思”或者“意义”吧。
首先产生的是可感知的具体概念,认知丰富后,产生了能感知又无法感知的抽象概念。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概念类型。可只是说这两种足够解释我的瞎想。
概念的背后,有一个甚至一大堆解释概念的内容,这也是我们使用概念的原因,我们不想被反复的意义捆绑。当我们相信这个解释,那这个概念就是个可信的且成立的概念,我们不相信他,他就是不可信的概念,但依旧是概念。这也是我对各种宗教并没有任何信奉或者敌视,只是平常态度的另一方面的原因。
宗教虽然说很多都看上去无法解释,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这是存在于他们头脑的对于“宗教”概念解释,比如“玉皇大帝”“无生老母”“上帝”“耶稣”“佛祖”“安拉”等等,他们相信诸如此类的宗教概念与我无关,他们自然有他们的解释。因为他们相信了,可我们又无法解释的时候,倘若我们用现有逻辑或者认知去否认他们,这是不可取的。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发展到现在,修改的概念解释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批的解释再解释。无法解释宗教的一些东西,我一直持保留意见,我只接受那些可以解释的地方。
当我们在使用概念时,并不需要思考他们的意义,否则我们将面临繁复的表达。日常中我们时时刻刻的都在使用概念,通过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文字,或者一些其他的符号来使用概念。我们使用时间,不用想时间到底是啥,我们看到山,就是山了。看到水就是水了。看到秃头,可能就以为是和尚了,不过这是错误的概念运用,秃头作为和尚概念的一部分,会产生一定的误会。这种误会,就是我后面想到的另一个方面。
许多概念的定义,是浮动的,随着人们认知的丰富会逐渐丰富,不过有些可能会削弱。如果再丰富过头了,可能会分离,产生近似的概念或者亚概念。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概念,可能丰富也可能减弱。我们为了表达这些概念,随之就必须发明或者说定义对应的文字或符号。
比如上面我提到了“水”,其实中文的“水”想要表达的最初概念,是一个具体概念,我们的古人最初定义的概念只是门前的一条小河,或者也可以认为是从山壁上滴下的水流,也就是说他们能够获得的水源。可现在的定义呢?变成了一种分子式为H2O的液体。“河”最初的概念就是现在叫“黄河”的那条河,江就是指那条“长江”。而现在“河”与“江”都变成一个抽象概念,表达我们能理解的水流,只不过规模上有区分,而具体区分在哪,其实我们自己也并不清楚。
古人对于这些具体概念的定义是非常有趣的。从洞里面出来的水,就是泉。泉流出来汇聚而成的就是“水”,这就是水的原本意义,水再流出来汇集起来就是涧,涧流到地面就是溪。许多溪汇聚起来形成规模就是川。当川汇聚起来流入的就是,古人他们能看到的那条最大的水流,就是河,那条黄河。还有一条就是江,就是那条最大的江,长江。
可现在呢,泉我们在用,涧呢?我们可能称作,小溪或者小河,用的极少,溪呢?依旧称作小溪或者小河,不过叫小溪的越来越少了。川呢?只是和山合起来用做“山川”来表达河流的概念。河,就叫黄河了。看到的河水越来越多,没法给每一条河水用一个具体的概念去定义了,只能变为抽象概念,然后具体给这些河水进行命名,特指这些河。所以产生了另外一些文字,一系列带三点水的文字。《史记》里面,大禹治水那章就有解释,比如汉,汾,济,淄等等,现在我们称作汉江,汾河,可当初就是一个字表达。同样,山也有细分的变化,山、丘、岗、岭、峰等等。如苏轼非常明白这些概念的具体意义,才能写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样的名句,与其说是“诗中名句”,不如说真真的就是一句大实话,七个字完全完全就是在解释“岭”“峰”的定义,不过用起来却很美妙。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逐渐发现,干程序员这一行,你必须要下定义,定概念。因为编码工作必须是把很“机械的”以及不容易接受的东西,变成弄成能够理解的表达方式,这样就能很容易组织代码。很多烂的代码是从烂变量命名开始的。许多好的书籍都阐述了如何更好的命名变量,可并没有阐述为什么要命名这些变量。不过其实也不太需要知道。
当我开始接触并使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时候。一般会给你举一个例子,就是有关“飞”这一概念的使用,来解释抽象接口、抽象类如何使用。很多书都用这个做例子,因为这是个非常易理解的例子,它可以用自然存在的事物解释,也能用人工制造的事物去解释。
飞,在我们头脑中,就是悬浮在半空而且移动,就是飞了。飞是我们人类特别想做到的事情,过了很多很多年后终于做到可以飞行了。不过,“飞”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都称作飞。飞,原有我们所定义的鸟类用翅膀飞行的定义,被添加了各种飞行类型之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广义概念。
广义概念的意义在于,使用时并不涉及具体概念,甚至具体的原理,具体的工作方式等等。等到需要具体的时候在使用对应的具体概念。哪怕我们再说:看天上有个飞碟在飞!或者更夸张的说,天上有只猪在飞!怎么飞,我们根本就不关心,浮在半空我们就称之为飞。
我们可以首先定义一个概念:可以飞的东西。当然需要定义一个东西,因为飞只是一个动作,飞的东西才是真正需要的。
然后,我们找到并使用很多会飞的东西,来区分飞。例如禽类,天鹅、鹰、燕子,我特别举了这几种容易知道的禽类,虽然看上去都是扇动翅膀飞行,可具体意义上讲,是有很多本质区别的。又比如,螺旋桨飞机、喷气式飞机、以及直升飞机,他们也可以飞,是我们制造的机械类的飞行器,而本质上区别也是挺大。还有氢气球、热气球、飞艇这些,也是飞,也是有具体的解释。
事实上过了很久以后,那么多拿来解释抽象接口的例子,都没有“飞”那么容易理解。
可广义概念,很容易被日常的普通人进行狭义解释以及狭义使用。这是一个很普遍的事情,有对应环境搭配,必然有狭义解释。我曾经有个朋友想写一篇文章叫做《中国教育探讨》,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具体名字我也忘了。看标题我首先问他,你嘴里的“中国教育”的“教育”指什么教育?他当时就愣了。然后我解释说:教育,是一个广义概念,我们口语化的教育,基本就特指俗话称呼的上学,也就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我们在这里交谈,说说教育谈谈人生,那可以,你知我知是什么。如果你要写文章?论文?恕我直言,教育类型太多了,孩子没出生就有胎教,还有家教,学龄前教育,然后才是上学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毕业了,还有其他的教育。我们这辈子活下来,可能没有“被教育”的时候,反而非常少,只要你学,就有“教育”,教育的意义早已脱离了“教”“育”这两个字本身的含义了。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广义概念,当你写文章,请严肃对待这个概念。
说起狭义使用,再说一个挺严肃我也挺反感的概念,请允许我用大字标注一下:
辐射!!!
我特反感一句话:别待在电脑旁边时间太长,有辐射,辐射很厉害。面对这种人,我会喷他一句:
没辐射,我们都死定了!!!
很多朋友都劝我,不要太较真了,他们嘴里的辐射就是某种辐射,可我就是这么一个较真的人,因为这种使用让我反感到愤慨。
辐射是啥?现在人人谈辐射色变,我却感觉愤慨,我感激我的初中物理老师张成河老师,我当了1年的物理课代表,而他就当了1年的物理老师,之后因为教学能力强被别的学校挖走了。他上课的时候不停的提问我,让我对于一些物理概念记得很牢。学热传播的时候,让我牢牢的记住了辐射的定义是啥!没错,初中课本就有解释辐射。热的基本三种传导方式是:热传导、对流、辐射。
我们的成语里面有一条叫扬汤止沸,就是用辐射给水降温,达到制止沸腾的效果。不过,现实中,辐射传导热量的使用比前两种要多,而且是人类最需要的方式。冬天,我们生个火炉,有暖气,热量传导给室内,什么方式?辐射!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暖暖的,什么方式传播过来的?辐射!而且还有必要的紫外线辐射,生成维生素D。我们的植物,光合作用,都是需要光辐射。
为什么大家那么“害怕”辐射呢?首先是原子弹、氢弹这些毁灭世界的大规模杀伤的“核辐射”,让人产生了恐惧。这些年来,电磁波的应用,大规模的无线通信,让电磁辐射污染的影响不得不摆在了台前。不过很多人都没有搞明白两个概念,电磁波辐射和电磁波辐射污染。就是这么两个字就区分了两个概念。理论上任何导电体都有电磁波辐射,人也是有生物电的,也是有电磁波辐射的。可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危害,那就是电磁波污染。“污染”就是对人类生存产生危害。如果不懂这个?那换个容易解释的来侧面解释,我们需要水,我们需要喝水,我们喝5升水无害的,如果你每天喝掉50升水呢?你可能过些日子就死了。人都有承受的极限,现在补充维生素过量也会产生维生素中毒的。现在没有真的完全证明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有多大,所以人们选择了敬而远之,然后传播:误解以及谣言。
我的解释并没有带来什么效果。一个叫辐射的概念,还是被很多人狭义解释了。
我为什么在提到广义概念的时候,着重提出这个呢?因为很多谣言,就是概念被解释的模糊不清,然后被人误解之后,随之就产生了谣言,不用全盘误解,只需要误解一部分就会是谣言。我浏览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系列文章,谣言的解释都需要优先解释清楚相对的概念。所以现在我对于概念的使用不清的文章的评论,我会很严肃的说清概念是什么。
我父亲就特别讨厌一个概念,就是:纳米材料。某次吃晚饭的时候,挥舞着筷子,大声说,“纳米只是个长度单位,漫天都是纳米!”家长嘛,年龄大了,你就得附和着说,让他高兴,我只能回答一个,“还有啊,什么远红外线,能量源都没有就卖远红外线的东西,还解释不清。”远红外线是啥?父亲为什么生气?我们这里有很多推销保健品治疗仪的人,疯狂吹嘘纳米材料、远红外线这些概念。而父亲虽然年龄大了,可又不是普通不懂的老头子会轻易上当。指责他们也没结果,只能在家里发发脾气。
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不可避免的思考一个很大众的话题:我是谁。
其实许多喜欢思考的人,甚至很伟大的人或许还有那些伟大的哲学家,都思考过:我是谁。我也不能例外,夜晚睡不着就想这个。有趣的是,和一群朋友在餐桌上在讨论一些天才、人性的话题时,聊着聊着最终竟然转向了:我是谁。看来志同道合的人还是很多的,喜欢思考的人,总是会去往这方面去思考。
可我稍微有点认真的思考“我是谁”以及引申思考的契机有两个。
1、我有位朋友,出版了一本专业的讨论在软件工程里相关角色的书。有天没有在MSN(当时MSN还活着)上和我通话,而是专门给我打电话过来,直接告诉我,“你和别人不同,你说实话,别人敷衍我,我想听实话”。我还挺自豪我说话比较直的性格得到了他的认可。他发来样章给我看了下,标题我倒是有些震惊了。叫:“领域内角色的关注”。呵呵,看到这我直接告诉他,大概意思是:“你太有才了,你在卖弄你的才能。这种话题我很感兴趣,你写个文章放到Blog上可以。不过你在写书,这是个很难一下就看懂的话题,可能70%的读者因为这个反感你的书。”现在回想,他真的是超级有才,很多人都甘拜下风的那种,才子们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卖弄他们的要溢出来的才能。他的书出版后,确实大量删除了原来的“卖弄”文字。书名都改了,估计是责编给想的。他所关注的“领域内角色”,也不怎么描述了。
可他所提到的“领域内角色”的讨论,却引起了我的关注。角色,就是一个概念范畴内的,抽象概念。
我小的时候思考过一个疑问:为什么我家的三姨和朋友家的三姨不是一个三姨。
我的朋友,或者说我的发小,我们出生相差仅仅7天,我们俩在一个育婴室长大的,当时我母亲和他母亲都在挂号室工作。我们这一代,是第一代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发小就像亲兄弟一样一起长大。30年前,80年代的时候,能在自己家里洗澡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们都要去公共浴室洗澡。我4岁前是跟奶奶、母亲去女浴室洗澡的,不仅仅是我,几乎所有3到6岁的孩子都是在女浴室洗澡的,直到7岁的时候才和父亲去男浴室洗澡。
后来旧房子自己改造,普遍把旧楼房的垃圾通道凿开,自己建小浴室。我家和发小家,都是尝试改造的住户。而他家的三姨的孩子1岁多,不想带着孩子去女浴室,怕不干净还危险,就带到发小家洗澡。去他家里玩,“三姨”频繁的在我耳边出现,而我的三姨在另一个区工作而很少见面。年幼的我就产生的疑问,为什么他的三姨和我的三姨,不是一个三姨。
“三姨”就是一个领域内的角色,以家庭为区域所产生的概念。我们都有父亲、母亲,同样如此。不是自己家庭内,这个角色的定义和使用就很模糊了。
2、有段时间,我特别爱“听”《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一遍写程序,一遍听台词,其实写的专注了,听什么反而并不重要了。不得不说,中国的DramaCD市场真的太差了,像我这样已经听腻了歌的人,只能“听”电视剧。可是《武林外传》剧情有一些台词真的特逗,特别吕轻侯用“我是谁”说死姬无命的那段,特别有趣。以下是关键点节选:
秀才;我——是谁
姬:这,我已经知道了
秀才:不,你不知道。你知道吗,你是谁?姬无命吗?不,这只是个名字,一个代号。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姬无命,他们都可以。把代号拿掉之后呢,你又是谁?
姬:我不知道,我也不用知道
秀才:好,好,那你再回答我另一个问题——我是谁
姬:这个问题已经问过了
秀才:不,我刚才问的是本我,现在问的是自我。
姬:这有什么区别吗?
秀才:举个例子,当我用我这个代号来进行对话的同时,你的代号也是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你就是我,而我也就是你....
不得不说编剧宁财神的水平真的挺高。在思考概念是什么的时候,这一段台词以一种很搞笑但又很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出现了。本我、自我,这是佛洛依德的挺经典观点,他的书写的非常棒,多说无益,这俩就放下不提。
吕轻侯称呼“姬无命”为代号,真的很有趣。其实我上一份工作,有一位主美和我同名,姓和名都一样。我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开始的称呼就很困惑,可解决方式以很中国的方式解决了,我年龄大,我被称呼为大某某,他比我小就成为小某某。大、小就是在领域内相同代号而不同概念的方式。虽然说,秀才设下了一个高明的陷阱,把姬无命陷进去了,可如果姬无命清醒点,可以用领域内区分的方式来解决,比如“大”和“小”。秀才设下最终陷阱是:我就是你。
某些概念是有局域性的,我们在家叫父母,爸爸、妈妈,大街上随便一个人男人是爸爸、随便一个女人是妈妈。我家的三姨和我朋友家的三姨自然也不是一个三姨。概念的局域性让我就是我,我不可能是你。
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有一些单词的理解是很困惑的。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单词?一开始就无法理解,这就是一种概念,在表达程度上,必要的细分为亚概念。
有这么一组单词,当年初中时学英语,真的很不容易区分。silly,stupid,fool(foolish)。查字典都会告诉你,愚蠢的,傻的,等等解释。概念本意就是,人头脑不正常做了傻事之后,别人对他的评价。其实这些个单词的理解,懂的人呢,可能一下就理解了。不懂得人,像我,就需要使用的语境去逐渐理解。
当年在玩Diablo以及Diablo2的时候,我是本着一颗学习英语的态度去玩的。呵呵,这真的不是玩笑。Diablo一代里面,那些书显示的解释,我是全看完的。Diablo2营地里面,阿卡拉的自我介绍,我竟然循环了20多遍去看。阿卡拉性感的声音,配上那段介绍,我在第一章的营地,每次都点阿卡拉听一遍她的自我介绍。虽然我有如此的热忱,可惜的是对于我的英语听力,其实帮助并不大……
Diablo2的第三章"Mephisto's Jungle"的过场电影,那个小老头,把墨菲斯托的水晶拔了下来。大天使泰瑞尔直接喊了一句:Fool!而在后面的另一位堕落天使Izual的对话,他也会Tyrael was a fool to have trusted me! 我对这句话印象尤其深。那天我才明白,Fool以及Foolish,是一种非常非常侮辱人的形容。玩Diablo学英语啊,你值得拥有!
而Stupid其实也是骂人的单词,但相对于Fool就差多了。看美剧的对话中骂人,You are stupid!这样的对话,Stupid thing之类的很频繁,很少听到Fool以及Foolish。我在网络上与老外们引起骂战的时候,我就会频繁使用stupid,我要用fool,估计对面脏话就过来了,stupid就不会。老友记里面就有。看美剧还学到了课本上没学到的另一个单词idiot,这是一个侮辱程度与fool不相上下的单词,据说英语六级会考,我认为这个单词就是为了侮辱而存在的,fool是形容智商本身,甚至有欺骗的引申含义。idiot可以直接翻译为:白痴。看美剧学英语啊,你值得拥有。
silly就是呆、糊涂。如果有人是呆萌属性,那就是silly。
silly,stupid,fool(foolish),以及idiot,这样的概念细分的单词还有很多。
好了,终于瞎说完了,这其实是我一直以来的思维片段的一个小总结,看到有征文,我就随便写一下投稿。本身思维的跨度是20年,这20多年瞎想的东西,思考方式也是很混乱的,早期不成熟的也说,瞎想瞎说,也没指望获什么奖。就此结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