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许枫 论语枫解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于故乡思他乡。
徒慕清风栽五柳,
不见明月照大江。
注:梦马未央,时光回响。
南下?北漂?
多年后,我们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尘世间漂泊的过客,怎么简称?“尘客”吗?渺小而漂浮不定,魂灵无所皈依,向着光,随着风……
国人深厚的“恋土情结”在世界各族中甚为罕见,是血脉中烙印的农耕基因,还是种豆无成的陶先生造梦桃花源所赋予的呢?哪怕是再志趣高洁的读书人,也会把栽花植草当作怡情养性的雅事。
可怜,如今,没有土壤可以承载,旧时的梦境,成了一肚子不合时宜。
六七十年代生人尤为可怜,曾经执著和仰望的对象一一坍塌,曾经认真和依存的生活不断分崩离析,我们只能仓惶逃离,踏上寻找安顿生命的梦想之地。
至今,还在路上……
总是,有人嘲笑中年男女腕间的手串。的确,佩带着的人并非全是真正的佛信徒,但装十三的人也绝对是少数派,更多的是,给彷徨的心一根依附的稻草。
有人选择包包,有人选择珠宝,有人选择烟酒茶,甚至有人选择金钱和美色,更有人选择暴烈和疯狂……剥开来看,都是一颗颗挣扎而孤独的心。
新世纪生人反而好一些,因为他们就出生在颠沛流离的路上,从来没有得到过,也就无所谓失去,“乡愁”或许会在他们这一代成为绝唱。
开始老去的这一代呢?漂过时光了无痕迹么?我们能不能再造一个桃花源?一个适合这个时代的桃花源?每每有朋友提及类似的命题,就会触动我的心弦,最常想起的是夫子这段话: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这个“命”很多人都解为“命运”、“命数”,其实不然。不仅儒家,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词汇都是有特定涵义的,失去传承,用演变之后的词义去解释,往往会误入歧途。
按儒家故老相传的说法,所谓“命”,即“心命”,是天理落于“心”所奏响的乐章。大儒张载最广为人知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什么意思呢?天地运行自有其规律,化之为道,显之为德,一动一静皆有义理蕴生其中。但,这天地乐章并不是谁都能听懂的,读书人存在的首要意义就是把这浩瀚的声音转化为常人能够理解、接收的信息,然后告诉他们,在“天心”与“民心”之间搭建一道沟通的桥梁。
心,是智慧的生命,更是信号转换、接收的宝器;命,是信息,是使命,是职责,是活下来活得好的极微组成。
简单点说——让生命变得有意义——在精神领域赋予,在物质层面践行这种意义。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秘密社团”的神圣通灵,只是一份职业。厨子烧一手好菜,医生治得了病,公鸡打得了鸣,老狗守得了门户……如此而已。
很多年前,操持这份职业的人很“贵”,外衣华丽带来感观上的错位;如今,碾落成泥,带来另一种极端的感观错位。
这年头,厨子烧不好菜,医生治不了病,读书人也听不懂天地乐章。
尘客也就漂泊无所皈依,没有月光,只能在长夜中仓惶,不断地吟唱着乡愁……
骚情只是玩耍,解经才是强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论语枫解”,领略一番与江湖传闻迥异的儒家境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91162/37eba6f2caf1744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