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由德国哲学家、思想家佛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创作的散文诗体哲学著作。
·尼采是我最喜欢的哲学家所以我选择先为大家带来这部作品的解读和一些思考。
01
尼采:它就像是一只骆驼,跪在地上,渴望重物将整个驼峰装满。
尼采认为负重和最沉重的事物是精神的必须,只有负重,精神才会变得强壮。而他将这种精神拟人为骆驼的负重之行。
人为什么会有重担?因为有希望,有梦想,有渴望,有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人生这个沙漠中行走的骆驼,是渴望看到绿洲的骆驼,而在这个过程之中,驼峰上装的越来越多,我们也认为自己越来越强壮,我们越来越坚定,为此而感到骄傲、兴喜。
这种如同跪在地上行走的骆驼的精神,让我们沉迷、执着、不顾一切的往前走去。如同病入膏肓不听劝告的人,如同独自一人与失聪者的对话,而这种精神又或许会在我们走上巅峰时出走,也许走着走着无法确定我们到底是为了登顶而登顶还是因为好奇亦或是为了向世人们展现什么。
但是这一路我们真实的是在收获,我们无法确定最终我们能收获到什么,但过程中充实了“饱含知识的芬芳的青草与橡果”我们一路在追寻,在探索着我们所认同的真理。
行走到某一阶段,我们或许会听到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一种空虚、一种寂寞的回音,是隐没在前行道路上快被吞噬窒息的恐惧。
真理之水,已有些许浑浊,还愿意“在污浊中接受蟾蜍的温热与青蛙的冰寒”吗。还是否能向当初那样,满怀热情的对待所有的“鬼怪”而不被现实的硫酸所腐蚀、浇熄。
这种复杂的心理,给我们的精神带来了二次转化。
02
尼采:变成狮子的精神寻找着最后的主人,无论它是最后的上帝还是巨龙,它有个响亮的名字叫“你应该”,但狮子的精神叫“我希望”。
尼采说“你应该”就躺在沙漠中,它的身上长满了细密的、金色的鳞片,每一个鳞片上都有三个字—“你应该”。
这些鳞片传承着千百年的精神,有着历史的沉淀,在岁月的冲刷、无情的打磨下为它们封刻上了光辉灿烂的价值,这些理念在太阳下升起,不断地闪耀。
如巨蟒一般对狮子说它凝聚了所有事物的价值,这些价值早已被提炼,这世间所有具有价值的内容、有存在意义的东西早已被被归纳写在了我身上。
我们只需要“你应该”,去读取去跟随去按上面的精神去做那些有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而不需要“我希望”。
此时,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一种富有侵略性的精神,它通过打破、掠夺曾经甘愿跪地负重心怀敬畏的精神,它需要不断质疑,去探究,“强迫自己寻找神圣之中的虚妄”即使是自己曾经无比热衷于的那些事物。不断的反驳、不断的强迫自己去翻找所有它曾经坚信的“你应该”。
狮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和骆驼一样,只是狮子出现的早晚,只是它或许还没有创造新的价值的能力。但它的确有权力为了创造新的价值而为自己争取相应的自由,这个价值不是由别人去评判,而是每个人它们自己的,就像阿德勒说的“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的世界”,“我希望”我认为这是有价值的、我认为他们是有意义的,即使在你看来,都是对生命的浪费。
而为了重塑新价值,我们需要拥有足够多,领略足够多,有着庞大的库,才能随意读取。如同铺上一大块染满各色、斑驳的纸,而后拿起橡皮擦,抹掉一些重写上一些。
这又代表着新生与忘却,迎来了精神的三次转化,小孩。
03
尼采:小孩代表着忘却与天真,是一个新的开端、一个游戏,是自我运转的命轮,是一种最初的运动状态,也是一种最伟大的肯定。
小孩就如同一张白纸,可以接受无穷多,有人说越老越像小孩,我觉得其实不然,这与一个人的精神能量息息相关。“苍老”的灵魂是凉薄而深刻的但亦是天真烂漫、活跃新奇能够接受源源不断的新的、能够书写为自己的、能够去创造的。如同出生不久的孩童一般。是一种纯粹而自由的魂,有着洞悉本质的灵,但又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可能身处在你我之中,也可能隐居山间。
这种孩童精神跟富有禅意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有些类似但也不完全一样。分解、重构、回归,有些变了而有些没变,依旧在。
每个人所看到、经历的是不同的也是相同的。同样的事物、类似的路、却可以走出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这是世间的奇妙。同样一篇文章,同样的字眼,却能构成不一样的断句,不一样的理解。这是人特有的魅力。
骆驼、狮子、小孩只是一些精神的拟人,一些精神的转化,我们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思想家,因为我们一生都在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是旅行者,因为我们的人生就是在旅行;我们也都是作者,是画家,是乐手,因为我们活着的一生都在撰写自己,描绘我们与身边人的关联,谱写生命里的光辉时刻与阴影处的灰暗,奏响空灵的圣歌礼赞与静谧沉重的深渊回响。
而人生是旅途是梦境是现实还是以我们自己为主角的游戏?还是看我们自己。
这篇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二章:三种变形,序言我将放在整本书的最后为大家解读。
@留以白 一个普通的95后女孩,喜欢看书喜欢写点字,希望我的作品你能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