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尼可马格伦理学》讲座笔记七

《尼可马格伦理学》讲座笔记七

作者: 3点8度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21:29 被阅读0次

       亚里士多德所讲的普遍的善要么是我们所要抵达的目标,就是属人的活动指向的更高的东西,终极的东西。要么是我们活动本身,我们一展开人的行动我们就已经在成就善本身。两者貌似都有道理。可以从目的论出发,我们需要更高的东西,需要一个彼岸的东西来抵达它。或者在展开行动中,是过程论的伦理学说,在行动当中正成了善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坚持哪一种观点呢?他讲最高的善事不假外求的善。做这个事情的目的就是事情本身,既是它的活动又是它的目的。他认为这是最高的善。有些事情既是活动本身,又在活动中追求外在的东西,那就会成为别的目的的手段。因为成为别的目的的手段它就会更低等。

      以上就是对这句话的理解“但是应当看到,目的之中也有区别。。。。。”

      在区分不同活动的目的时候,亚提出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价值,目的越高价值越高。活动成为别的目的的手段的时候,价值就越低。亚里士多德据此提出了价值的结构,金字塔式的结构。他总结说主导技艺的目的就比从属技艺的目的更被人欲求。就是从属技艺因主导技艺而被欲求。我们之所以要骑马是因为我们要作战,作战时主导性的技艺。因为有更高的技艺我们才从事更低的活动。是以目的决定了手段的价值。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一两句话。每一种技艺,每一种研究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有的事物都以善为目的,但是由于目的多种多样,这些目的构成一个等级性的结构。有些目的会更高,有些会更低。但是更低的目的的价值取决于更高的目的的价值。这样就推出一个核心的词:最高的善。

       接下来说一说下一节前三句话。下一节是最高的善与政治学。第一句话“如果在我们的活动的目的中。。。。。”。这句话是对第二页的第一句话的回答。怎么从具体的善突然跳跃到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的。答案在这三句话里。这三句话是并列关系,是三种选择,三种情况。第一种情乱是如果一种活动的目的是因自身之故被当作目的。第二种情况是别的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它。第三种情况是我们并不是选择所有事物都会为了别的事物,换言之如果目的与目的之间形成链条,这个链条式不可能无限制的延申下去的。因为无限式没有意义的。

相关文章

  • 《尼可马格伦理学》讲座笔记七

    亚里士多德所讲的普遍的善要么是我们所要抵达的目标,就是属人的活动指向的更高的东西,终极的东西。要么是我们活动...

  • 《尼可马格伦理学》讲座笔记(一)

    尼可马格伦理学,法律就是要解决问题的,就是要决断的。法律判断的背后是权力。法理学,也叫法哲学,对正义的审慎思考的学...

  • 《尼可马格伦理学》讲座笔记四

    多读经典,经典带来力量。我们今天伦理思考,道德哲学的思考,几无人能达到亚里士多德的水平。 序言很清楚,...

  • 《尼可马格伦理学》讲座笔记二

    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的。另一个当我们站在更高的高点正本清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读源头性的东西。在知无知我...

  • 《尼可马格伦理学》讲座笔记五

    亚里士多德提出善的目的,就像种子一样,种子的目的是什么?完善的参天大树。参天大树才是种子,种子是有缺陷的树...

  • 《尼可马格伦理学》讲座笔记六

    到海德格尔,到纳粹时期的桂冠法学家施密特,施密特就提出了决断的思考,决断是领袖的决断,是国家的决断。当一个...

  •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书笔记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书笔记 一.两种路径:施莱格尔讲:一个人,天生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柏拉...

  • 尼各马可伦理学 第七卷 自制

    尼各马可伦理学 第七卷 此卷中,亚氏主要谈论自制与快乐两个问题。并且表明了自己的伦理学研究方法,也就是将当下对于某...

  • 博尔赫斯:宁静的自得

    雷尼 · 马格利特|空白签名|1965|布面油画|81 × 65 cm 在马格利特的作品《空白签名》中所展示的时间...

  • 烦人的拼多多

    两秒钟出现一次,一天关闭三百次,最后对它无可奈何!!!抓狂!!!比病毒更加可怕!拼多多 尼塔马格币!拼多多尼塔马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尼可马格伦理学》讲座笔记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ar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