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雕塑了我们每一个人,就如钝刀子割肉一般。
3月10日,是金庸先生诞辰95周年。在网友们的悼念之声中,有一条留言很特别。
“对先生最好的尊重和缅怀,就是停止粗制滥造的翻拍!”
说的是热映中的新版《倚天屠龙记》,豆瓣评分5.1,刷新了金庸剧的最低记录。
就是这样一部烂片,看到灭绝师太出场那一幕,却湿了我的眼眶。她的扮演者是1994年台视版中,饰演周芷若的周海媚。
25年光阴流转,那个与张无忌青梅竹马、情根深种的周芷若,抬手抹掉眉间的朱砂痣,摇身变成了棒打鸳鸯、灭爱绝情的峨眉掌门。
而当年守在电视机前的那个桀骜不驯的少年,仿佛只是在夏日午后打了个盹,再醒来便已是唯唯诺诺的中年怂人。
人人逃不脱这世间的轮回,我们终将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人。
01
如果从《倚天屠龙记》上溯一百年,回到《神雕侠侣》就会发现: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远不只是周芷若,还有那个与她命运相仿的李莫愁。
终南山下,参天古木。
在溪边练剑的古墓派大弟子李莫愁,倩影婀娜,衣袂带风。
她遇到了陆展元,大名鼎鼎的陆家庄少庄主。
一个是未经世事的纯情少女,对爱情充满幻想和期待;一个是春风得意的武林新秀,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李莫愁一见倾心,陆展元顺水推舟,两人就这样私许终生。
师父劝阻她,说世道险恶、人心难测。她只觉得刺耳,或许某一刻她还曾心生厌恶:
“你一辈子守在这暗不见光的活死人墓里,没见过爱情,不相信爱情。现在凭什么要来阻止我?”
于是她叛出师门,追寻情郎而去。而等待她的,却是陆展元与何沅君的婚礼。
因爱生恨,因恨成魔。天堂地狱,一念反转。
那个为了爱情可以背师弃祖的少女李莫愁,转眼就成了嗜杀人间眷侣的赤练仙子。
李莫愁最终还是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甚至变本加厉。
就像我们年轻时,身边总是有所谓的“过来人”,以看破红尘的口吻说:
“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懂了,结婚要找会过日子的,爱不爱都没那么重要。”
青春正好的我们不以为然,甚至打心底里瞧不起:你被现实打败了,你对生活妥协了,那只是你一个人的悲哀。
然后在红尘里跌跌撞撞,最终大多数人都没能等来白马王子、白雪公主,取而代之的是那个骑着小电驴的憨头小伙,或是不施粉黛的邻家姑娘。
等到争过家长里短,买过柴米油盐,熬过一蔬一饭,终于明白:
当年那个跟你花前月下的人,未必就能烟火人间。
恋爱可以风花雪月,婚姻却难免鸡毛蒜皮。
于是我们也成为了年轻时讨厌的那个“过来人”,转过头就对身边更年轻的面孔说:
“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懂了,结婚要找会过日子的,爱不爱都没那么重要。”
......
02
这世上还有一种更大轮回,网罗了更多的人。
我刚毕业那年,原本想留在大城市,但投了几十份简历,都如泥牛入海。
不得不回到老家的小县城。在县城这样的方寸之地,找工作难免托关系,走后门。
父亲四处托人,终于找到一个隔了几层的亲戚,是我们那里的一个领导。
约了个周末,又买了一条烟、一瓶酒,父亲就带我上门了。
我永远都记得那天的情形,那是我之前二十多年人生里,从未见过的“另一个父亲”。
平时寡言少语的他,那天特别殷勤,小心翼翼。又是赔笑,又是吹捧,就连亲戚家上小学的儿子,都夸了好几句神童。
亲戚家的房子很大,父亲过分热情的声音在客厅里来回游荡,也撞到了我的心里。
暗想,一定要争气,一定要混出个模样来,以后自己决不能像父亲这样丢人现眼。
几年之后,我也当了父亲。
儿子上小学时,原本的学区不好,妻子给我下了死命令,必须进实验小学。
可实验小学多少人盯着。然后如你所想,我重现了当年父亲的模样。
年轻时“粪土当年万户侯”,鄙视“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如今张嘴就来,“领导,我干杯您随意”、“领导您太英明了”。
年轻时爱一个人,不计回报地掏心掏肺,恨不得像歌里唱得那样,“摘下星星给你,摘下月亮给你”;如今爱一个人,总要先考量一番,试探一番,“会不会有回报,是不是吃亏了”?
年轻时交朋友只需要志趣相投,那时的友情没有一丝杂质,所以同学、战友哪怕一别经年,再见依然恍如昨日;如今我们深信“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大家都这么忙,没有好处谁陪你演戏?
这种宿命般的轮回,一直在人间上演。
岁月雕塑了我们每一个人,就如钝刀子割肉一般。
乍一看,轻描淡写;再回首,面目全非。
03
诗人北岛在《波兰来客》里写道: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如果曾经的梦想都将破碎,讨厌终成现实,那么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也曾困扰我很久。
直到上个周末,回老家陪母亲逛菜市场时,遇见一个人,才恍然醒悟。
他是市场上卖鱼的摊贩,穿着皮质围裙,浑身脏兮兮的,还带着腥味。只要有买菜的大妈经过,就会觍着脸挤出笑来。
看起来,他的年纪要比我大上一轮。但我知道,其实我与他同龄。
因为这个摊贩,不是别人,正是我高中一个班的同学。
当年,他是学校最叛逆的一个男生。一头黄毛,穿喇叭裤,看到漂亮女生就吹口哨,我们都以为他会成为这个小县城的大哥大。
那天,看着他一脸讨好地应对大爷大妈的挑挑拣拣,我感慨万分。
趁他闲暇的间隙,我们聊了起来。
原来,他已是三个孩子的爸爸,前面两个都是女儿,小地方传统,非要生个儿子才罢休。
为了养活孩子,他卖掉了改装的摩托车,剪平了拉风的黄发。没念过大学,又没正经学门手艺,只好跟着做水产生意的姑父,到菜场当起了鱼贩子。
提起当年“飞扬跋扈为谁雄”的日子,他说,“那时候不懂事,现在能养活一大家子,我就是英雄。”
年少不知生活苦,懂时已是成年人。
04
我想到了韩寒。
2000年,韩寒喊着“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主动申请退学,宣称不高考一样能成材,把应试教育批评得一无是处。
可就在去年,他发了一条微博,说自己当年退学是件很失败的事情。
许多人在评论里说,“韩寒已死,他已经失掉初心,变成他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韩寒当然没死,只是曾经那个桀骜不驯的少年,在岁月里摸爬滚打之后,长大了。
如今的韩寒,是作家,是导演,是赛车冠军,也是一位女儿的父亲。
电视剧《好先生》里有句台词: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为了自己而活,表面看上去张牙舞爪,内心啊,无比脆弱。另一种就是为了别人而活,表面上看是很怂,其实内心比谁都坚强。”
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或许都终将放弃一些勇敢,放弃一些坚持,变得胆小谨慎,变得世俗功利,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人。
但这些改变的背后,是我们保护了家人,承担了责任,收获了人间的爱与温暖。
作家罗曼·罗兰有句名言,我想改编一下送给诸君: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明知我们终将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却依然热爱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