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71天,1229字,累计92829字。
“老喜!”
“干啥?”
“西册田那家死人多会发引?”
“二十五!”
这是许多年以前父亲和四平面通电话的场景,当时用的还是座机,那个听筒的声音很大,即使距离三四米远的地方也能听到电话那头在说什么。虽然听不清说话的人是谁,但是说话的内容还是可以听得清的。父亲虽然对四平面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却完全没有预料到四平面会给父亲打电话。
“谁给打的电话?”我问父亲道。
“四平面!”父亲有点没好气的说。
“要饭的咋知道你电话了?”
“肯定有人说给了。”
我在这里解释一下“发引”这个词,我们这边的人去世之后会先在家里放几天,然后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日子出殡,这个“出殡”就是我们说的“发引”。
四平面是东册田村的一个乞丐,姓范,具体叫什么不知道。他与其他乞丐的不同之处就是,他有一双儿女,但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他的女人。四平面的年龄和我父亲差不多大,如果活着的话大概也六十好几了。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就经常能看见四平面在我们村里出没,无论谁家举行婚丧嫁娶事宜,他从来不落下。每次出去乞讨的时候就赶着一辆驴车,车上用围挡围了起来,那两个孩子就躲在围挡里边。到了一户人家,他就拿出那副不知用了多少年的快板,一边唱一边打着快板。声音沉稳又老练,一看就是老手。他的快板打的虽然不好,唱功也一般,但是只要能让人们明白他是来乞讨的就行了。唱完打完之后,便在门口等着东家施舍。
四平面和我前文提到的那个乞丐不同,这个家伙不但要吃要喝,还要钱。给的少了不行,给的不好也不行。东家往往会准备好几个塑料袋,每一个袋子装着一样菜,肉丸子、烧鸡、烧肉、猪肘、烧卖、肉馅饺子……然后还要跟东家要上一瓶酒一盒烟,最后再从东家的手里接过三十或者五十元钱。每到完一户人家,他的肩膀上就挂满了沉甸甸的“战利品”,足够他吃三天的。然后,再等着去下一家。因为每次要到的东西太多,一次性吃不完,放在外边又容易坏,他居然买了一台冰柜放在自己家,里边的鸡鸭鱼肉塞得满满当当的,简直比一个地主老财还要富裕。
后来,孩子大了,他就一个人出来要饭,他的那辆驴车也换成了摩托,腰上还挎了一个翻盖旧手机。这样一来,他就能掌握到更多的信息,同时,效率也比以前高了,一个中午可以去好几家。
有我父亲在的地方就有四平面,每次见到我父亲,四平面总会上前打一声招呼:“老喜!”父亲有时候会搭理他一下,也有时候会没好气的骂他几句:“有胳膊有腿的不想着做营生,就知道要饭。”四平面对父亲的指责不置可否,然后嘿嘿一笑了之。
四平面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栽倒在自家的柴堆上的,从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他的哥哥把他送到医院做了一个检查,结果是:高血压引起脑出血。
没法治了,即使有法治,谁愿意给一个乞丐花钱治病呢,况且他唯一的哥哥也不富裕。
四平面在自家炕上躺了三天就咽了气,父亲用纸给他做了一间房子、一辆车,然后给他画了一口漂漂亮亮的棺材。父亲看着画好的棺材,说了一句:你妈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顿顿吃肉,吃不死你才怪。
从此,世间再无四平面,他的唱腔也随着他的去世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