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20日星期三
十多天时间,山上的板栗就采收完了,人们开始忙碌着播种冬小麦。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解决吃饭问题,当地农民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实行一年收两季:同一片地,秋天播种冬小麦,来年夏天收割完麦子,再从地垄上套种玉米和大豆,秋天收获玉米后再播种冬小麦,以此提高土地产量,增加收入。如今,正是采收玉米,播种小麦的时节。
下午放学,日成走在回家的路上,放眼望去,只见麦田里到处都是辛勤劳动的老乡,低着头,弯着腰,奋力挥舞手中的镐。你看,镐头抡得高,土地翻的深,个个汗流浃背,汗气蒸腾,可脸上却洋溢着笑容,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好像在比赛谁翻得深,翻的快,看谁先种上小麦。
听父亲说,自从大包干以后,年年都能看到这样的劳动场面,对此日成早就习以为常了。
回到家门口,日成发现门上了锁,知道父母下地干活去了,自己开了锁,进屋,放下书包,换上干活的衣服,朝自家地里走去。
为了赶进度,母亲也跟着父亲一起在地里奋力刨地,劳累半天,早已疲惫。日成走到母亲面前说:“妈,我来刨。”
“行,你可来了,快帮妈干点儿活儿!”说着母亲把手中的镐递给日成。
学着爸爸的样子,日成把镐头高高扬起,猛然落下,镐头便深深插进地里,一歪镐把儿,大块土坨从板结的地上松软下来……
儿子的到来令母亲十分高兴,她笑着说:“儿,你和爸爸干,我回家做饭去,今晚做好吃的,犒劳你们父子俩!”虽然家庭并不富裕,平时省吃俭用,但是母亲总是有办法让家人吃好。
“好!”儿子笑着说,“我想吃馅饼,妈,你给烙几块好吗?”
“行,管够!”母亲笑着朝家的方向走去。
父子俩在地里奋力刨地,个个汗流满面。不知不觉,太阳西斜,渐落山坳,他们紧抡几镐,刨完最后一小片,干完了活,一起扛着镐回家了。
母亲早已准备好了喷香的馅饼,迎接他们的到来。
劳动过后,父子俩吃饭感觉分外的香!日成一口气吃了三块!
后记
大包干政策,适应了农村发展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这里的农民很少用镐翻地了,取而代之的是微耕机,翻地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直一步跨千年,一下由原始农业步入了现代农业。因为这里是山区,平地少,不适合种小麦,而板栗更适应这里的气候,为了增收致富,如今,这里发展板栗产业,所有的土地都栽上了栗树,依靠经营板栗,农民收入增加了,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
说到底,是国家的政策好,农民才有了奔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