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功利,那是假的。生源大战早就硝烟四起!
从幼儿园谈起吧!
不要觉得幼儿园就没有生源大战!
幼儿园虽然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但它是一个市场,有市场就有买卖,就有选择。
对于家长来说,首先有“公私”幼儿园之选,也就是服务需求的选择,“公私”幼儿园在服务标准上是有差别的。其次是素质教育和“数字教育”的选择。这两种教育观念不分伯仲。虽然国家要求幼儿园不准小学化,但现实有市场,素质教育也普及化,但总是要弄个素质的外壳,数字的里子。正因为这样的矛盾,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就多样了。所以幼儿园的生源之战,就是主办方(公私幼儿园)争夺市场的战争,又特别是私立幼儿园,商业化操作模式就明显了。不知幸也不幸?
如果说幼儿园不算生源大战,就看小学吧。
现在的孩子读书,有的家长要选学校,选了学校选老师。目前本地来看,小学也有公立私立学校的区分。在我们这种十八线小城,生源质量差别不大,生源好不好,其实看你位置就知道,只要不是开发新区,生源质量差别不大。毕竟私立学校占量不多,公交小学还是社会首选。
到了小升初就不一样了。小学毕业,虽然没有升学考试,但升学暗战已经打响。优秀的,想方设法往外跑,瞧不起小城的教育,即使政策卡得如何死,反正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出不去的或者不想出去的,本地教体局来个毕业抽考,好苗子一网打尽,关键不是本地初中来抓,而是本地国家级重点中学把苗子抓到高中去培养。
高中跑到九义校去抓小学生,而且一抓一大把。有政策抽腰,没办法,初中也不能坐以待毙,纯初中就培养该校名师,集中考重点中学,然后以此留住本辖区的初中生,甚至新来其它片区的。九义校就想方设法先把本校苗子抓住,各种奖惩措施也就粉墨登场了,台面上的,私下的,都有。
初中生就像小鸡仔,到处都有手来抓,看谁的手快手段多,明着来的,偷着来的,只要抓得住。
初中的生源大战一是在一个小笼子了而已,高中呢,不是鸡笼子里抓鸡,而是跑马场相马。
普高吧,本区就读率不高。能上普高的吧,特别是重点班的,现在又来个什么“清北班”,非清华北大不是任务,非985不是目标。这个任务目标仿佛不仅是学校目标,是学生的目标,是家长的目标,是社会的期望。
为了公交学校,教体局就使劲设关卡,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不准辖区内的出去就读。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想出去就读,又不得罪教体局和老师,有些高手故意败北中考,然后暗渡陈仓。面对这部分人,还真是没办法。但是为了吸引高考苗子,设了“清北班”,举全校之力而为之,确实有吸引力。
私立学校也不甘示弱,它不仅抓区内学生,它还扩大战场,在全省宣传。甚至开出了更诱人的条件。比如开设“清北班”,再请绵阳本部优秀老师来任教,免去高中所有费用,甚至还可以拿奖学金……财大气粗,手段就是强硬!
金色六月即将到来,黑云压城城欲摧,是莘莘学子切身的感受;山雨欲来风满楼,让区内外的公立私立学校紧张起来,大家都想争夺教育中的那点点高地。广积粮缓称王,有的提前了整整九年。
身在局中,拔剑四顾心茫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