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评Review读书Kindle·读来读往
《魔鬼的颤音》读后感(201803)

《魔鬼的颤音》读后感(201803)

作者: 田间漫步 | 来源:发表于2018-01-17 11:38 被阅读3次

每十三年举行一次、仅限十三岁以下的少年参加的格里姆斯利小提琴竞赛落下了帷幕,年仅九岁的女神童卡姆琳获得第一名。作为奖励之一,她获得了用著名的“四分之三大小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俗称“小个子斯特拉”)在卡内基音乐厅做汇报演出的机会。演出之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酒会,而按照惯例,小提琴被放进一个特制的琴盒,锁在有专人看守的绿室里,稍后将被存放进保险库,待到下一个十三年举行的竞赛后才会重见天日。就在庆祝会大功告成之际,负责看护小提琴的保安却发现,那把价值连城的“小个子斯特拉”不翼而飞,绿室里只留下了一个空空的琴盒……

男主角名叫丹尼尔·雅格布斯,双目失明的小提琴老师,由于年少时参加“格里姆斯利小提琴竞赛”,遭遇“潜规则”,愤然出局,从此对该竞赛耿耿于怀。无意中卷入小提琴失踪案乃至后来的凶杀案,成了最大的嫌疑人。雅格布斯与他的老朋友、从事保险业的黑人威廉姆斯·纳撒尼尔,以及他的新学生,来自日本的品川由美小姐,组成了一个奇怪的追查、逃亡三人组合,去到了由美的故乡,日本九州。在那里,雅格布斯的遭遇令人嗟叹,令人惊喜,结果更是出人意外……

小说在侦探情节之外,涉及了一个小提琴交易中通常见不得光的黑暗世界,这个表面看来高贵的白领结燕尾服的古典音乐圈里,实则涌动着贪婪的暗流。这里所谓的小提琴交易,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小提琴买卖外,还有就是小提琴竞赛,即书中的“格里姆竞赛”,那些13岁的孩子,情感仍很脆弱的年龄,被投入劳累、残酷的相互竞争中,就为了达到某种人为的‘完美’标准,对这些孩子来说,这些竞赛的残酷程度,不亚于斗鸡时让对手鲜血淋漓。而一群毫无道德可言的无耻的教师、经理人,代理人甚至父母亲们,如书中的维多利亚·雅布隆斯基、蕾切尔·刘易森、霍尔布鲁克·格里姆斯利、安东尼·斯特雷拉、鲍里斯·德杜比安、刘易斯、辛西娅·范德等,为了各自的目的,以竞赛为手段,使得原本应该高雅的音乐圈充满铜臭味、世俗气,甚至弄出了人命。书中的主人公雅格布斯,曾经深受“竞赛”之害,在眼睛失明后的“黑暗世界”里,在与纠缠着他的“眼睛”和“龙头”的噩梦争斗中,领略了音乐的真谛,明白了世上还有比音乐乃至生活更重要的东西。他不愿“看着”像他一样音乐天赋的孩子,或重蹈他当年的覆辙,或过早地沦落为平庸之辈。为此,他付出了超出常人许多的努力,几乎凭着一己之力以及唐吉诃德式的执着,与音乐圈里“贪婪的暗流”作着不懈的抗争…

掩卷之后,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深思!

相关文章

  • 《魔鬼的颤音》读后感(201803)

    每十三年举行一次、仅限十三岁以下的少年参加的格里姆斯利小提琴竞赛落下了帷幕,年仅九岁的女神童卡姆琳获得第一名。作为...

  • 魔鬼的颤音

    就在你走后的那天晚上,我一个人站在阳台上拚命的抽着烟。 风抽一半我抽一半,我不敢和风计较,或许风也有烦恼。 冷冷清...

  • 【缤纷假日】精灵之舞:欣赏《魔鬼的颤音》音乐会之感

    【缤纷假日】精灵之舞:欣赏《魔鬼的颤音》音乐会之感 海安微教育2017-10-22 精灵之舞 ——欣赏《魔鬼的颤音...

  • 《恶之花》与《魔鬼的颤音》

    有一天,我将恶之花轻声赞颂 从地狱踏过,便鲜有喜爱粉饰太平的称赞 如果,将灵魂交与魔鬼 那颤声音调可由此普世而流传...

  • 魔鬼的颤音Diabolus in Musica-Accardo

    一言以蔽之,这是任何一个喜爱小提琴的乐迷都不应错过的一张CD。 Diabolus in Musica《魔鬼的颤音》...

  • my queen

    myqueen. 我永远的女王。 你的王冠太重, 丢下吧。 听,魔鬼的颤音, 这是孤独的号角。 myqueen 你...

  • 走对圈子跟对人文案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知道什么是颤音么? 你听过颤音么? 你听过颤音唱歌是什么感觉么? 想要知道从颤音到颤音改变的神奇...

  • 颤音

    我突然看到一朵鲜艳的攀枝花 在檐角白茫茫的雨水中颤栗 像在悲天悯地呼喊 又像掩不住的激动抽泣 一窝雏燕正在打瞌睡 ...

  • 颤音

    声带的运动 颤抖的声音 为了热爱 这片土地 生,养 因为热爱 所以发声

  • 《马可的世界 》第八十一集

    现在你对眼前的这个天使已是感激涕零,恳切中带着些颤音不停地说:“我愿意,我愿意承担所有的考验,我愿意……。” 魔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魔鬼的颤音》读后感(2018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gy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