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车要来了。”
小尤从楼梯往下走着,就听到身后急促的催促声,然后一老一少两个身影从身边跑过,待到她立定站好,地铁缓缓地停下开门,时间刚刚好。一老一少两人又敏捷地第一时间窜入地铁,迅速地找到空位坐下,小尤走在他们后面,在车厢里站定。
每天上班路上,这样熟悉的情景总会上演,坐惯了地铁的人都会乘坐固定时间的几班车,再精明一些的还会知道哪几班车人少,可以坐上座位,小尤坐的这班车就是早高峰列车里的香饽饽,因为是调头车,运气好总能找到空位。
小尤注意到坐这班车的小学生尤其多,身边无一例外都有一位送他们上学的家长,孩子两手空空,家长背着他们大大的书包,非常占面积,而书包不仅大而且重,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他们这么青睐能坐到座位的地铁了。
又一对小学生和她们的家长登上了地铁,此时地铁已经没有座位了,她们来到角落位置把书包重重地往地上一放,一个小女孩叹了口气说:“这书包实在太重了。”送她的家长问:“你里面到底放了点啥,这么沉?”“没什么呀,除了书还有我跳舞的鞋子。”
另一个小女孩的书包并排地与她的放在了一起,两只书包的个头不相伯仲,另一个小女孩说:“我的书包比你的轻。”对方家长马上上前踮了踮说:“是轻一点。”又转头和自家的说:“学学人家,别背这么多书回家。”“唉,我也没办法。”
小尤看了看她们的书包,粉嫩的颜色,漂亮的卡通形象印在上面,比以前她上学时的书包靓丽好几倍,但个头却像是她读高中时用的,可想而知它的容量。小尤读书的时候妈妈一直念叨她的书包重,还会时不时使出秤来给她称一称,基本都在十二斤左右的样子,她并不觉得如何重,因为从小背习惯了,在小时候,她可没有妈妈帮她背书包送她上学的待遇,一来书包没这么重,二来她从小都是自己去学校的。现在孩子基本不可能独自去上学,据说有危险,书包太重还会压弯他们瘦弱的肩膀,
下了地铁,好几对一大一小的身影急速地往前蹿。有的是大的一路“披波斩浪”远远在前,小的溜溜达达地在后面晃悠,两人拉开很长一段距离,被重重人群阻隔,然后大的只好停下脚步等小的上来。有的大的在后,小的在前,一旦看不见彼此了,小的就大喊:“你倒是快一点啊。”
还有一对,小尤不由地敬佩,一对老少组合,外公送外孙去上学,外公看着年龄不小了,花白的头发,身体有些佝偻但却硬朗,腿脚十分利索,一手拉着一个箱子,里面装着外孙的书包,另一只手拉着外孙,爷俩手拉着手,健步如飞,小尤自诩走路速度已是不慢,还是被他们轻易地超过。
现在的孩子用拉杆式书包的越来越多了,背着太沉,拉着就免去了身上的负重,还有更大的容量,完美地承托了现在孩子们的不可承受之重。
下班的路上,小尤会不经意看到好几个小小的身影,弓着身子在前面走,后头拖着个大大的书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