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快速迭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近些年来,大家对阅读越来越重视,持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也越来越少。
在学习方法中,读书是投资最少,而收获很大的方法。很多人要读书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但却不知道自己应该阅读什么样的书,特别是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要读书首先得清楚读书的目的,读书的目的无非就是三种:获得知识、打发时间、解决问题。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才能在读书时有的放矢,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
中国每年出版的书籍就成千上万,更不用整个世界了。这些书籍中,有好有坏,有差有有优。这么多的书籍,想要看完是不可能的。如何找到好的书籍呢?以下内容是我的一些经验总结。
图片来源于网络1.看豆瓣评价
很多书籍在豆瓣上都能看到,除了看到整本书的评分外,你还可以看到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评论,少至几个字总结,多则上千字的书评,这些都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一本书,决定自己是否要读。
这样能帮助大家过滤那些不好的书籍,免得你读着读着就看不下去了,浪费宝贵时间。以前读大学时,看书都是跑到图书馆寻找,看到书名觉得有趣就借出去,但发现有些书翻几页就没有阅读的欲望了。
2.顺藤摸瓜
在你看书时,有些作者会在书里提到影响他的作家,或者在哪本书里学到了什么,这些都能为你提供了很好的线索。有些作家会在自己书里经常提到某一个作家或是经常提到某一本书。
比如我最近阅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书里就提到了毛姆。这样不但能让你找到书,还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想法。阅读李欣频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时,从里面就知道了很多有意思的书籍和电影,然后你在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3.根据自己的需求
在《杠杆阅读术》里,作者就说到这个问题。「如果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现状的问题是什么」”之类的大目标,你就能清楚地意识到现在自己需要什么书。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书,是很多人都推荐的方法,如果你发现自己每天的时间都不知道去哪了,那么你可以去找一些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来看。你觉得自己与他人沟通存在障碍,你就去找这方面的书籍来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4.他人推荐书单
现在有很多公众号或者豆瓣上的豆列,都会为大家整理推荐书单,逻辑思维就是一个。但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在看他人推荐的书单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所选择,不要盲目。
刚关注罗辑思维时,遇到推荐的书籍就想要买下来或者找电子版的,时间一长就积累了很多书籍,但都没有阅读,反而让人产生了焦虑,觉得自己有很多书需要阅读。后来,直接就不再看推荐的书籍了。
这些都是我选书时使用的方法,当然,找书只是阅读步骤的开始,开始阅读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