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仇与恩怨

作者: 糊涂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1-11-11 09:39 被阅读0次

人在江湖,难免会有些恩仇或恩怨。恩仇或恩怨的交接,有来有回,从回应的角度依次而论,大概可分为几种,谓之:恩将仇报,睚眦必报,恩怨分明,以德报怨。

最为小人行径的,当属恩将仇报。明明受人恩惠,事后却反咬一口,我们看东西方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既是如此。畜生此举,因是畜生,不通人性,毫无礼仪之念,只是满足求生的需要。低声下气地求救是为了苟活,咬人或吃人也是为了自家的肚子。人之所为,莫非也是如畜生一般?或曰,是兽性打败了人性!

有的人,睚眦必报,我们通常定义为气量狭窄的小人。气量狭窄或许是有的,但是否为小人,还要看其思想行为是一元性还是多元性。用通俗的话说,睚眦所报的如果只是怨,那小人无疑。总有这样的人,只记得别人的白眼,却不记得受人的恩惠;只记仇,不念恩。这样的人,我们谓之心胸小,眼界小,格局小,小人之小。人生于天地之间,俯仰所见,方圆不出视距,前后不过当日,非小人者何?

另有一种,睚眦抱怨的同时,别人的恩德也自念念不忘。考据这个词的来源,其本意也是如此。《史记》里写范雎这个人,谓之“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换句话说,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样的人,是恩怨分明的。这样的人,往往个性鲜明,其烈时,可以嫉恶如仇,可以金刚怒目,其柔时,可以大发善心,可以菩萨低眉。我以为,这样的处理方式,最是恰如其分,最是快意恩仇。江湖之中,生活之中,尤在人内心的需求里,常常会渴望来一点侠气吧。

也许有人要问,最好的不该是以德报怨吗?佛家本着修行和普度众生的理念,常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又谓弥勒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我怀着十二分的敬意,只好恭敬地说一句:恐怕做不到!这样的舍己为人,固然是导人向善,但是似乎矫枉过正,多少有些误人子弟的嫌疑。毕竟,“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人都没了,何以行善,指望坐化感念,于信徒或许可以,于众生怕是奢望。毕竟,“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乃是人之性情所在,虽则也可以忍气吞声,但是想要消化掉总是不易,消化不良,总会伤心而至伤身。

以德报怨的话,也有人拿来问孔子,孔子当即反问,那“何以报德?”所以孔子以为,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话翻译过来,“直”的意思:怼回去!对待恶人,不可姑息养奸。对待善德,以善德回馈。这是成语“以德报怨”的由来,或许我们很多人很多年都存在着误解吧。

鲁迅先生写的遗言里有这样的话:“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郭德纲说得最直白:“劝你大度的人,离他远一点,因为他遭雷劈的时候会连累到你。”真正经历了风浪,看明白了的人,才会如此透彻。

相关文章

  • 恩仇与恩怨

    人在江湖,难免会有些恩仇或恩怨。恩仇或恩怨的交接,有来有回,从回应的角度依次而论,大概可分为几种,谓之:恩将仇报,...

  • 区块链江湖上的〝武林高手〞

    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常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 币圈就是这样一个快意恩仇、亦正亦邪的江湖,无...

  • 相见一笑泯恩仇

    江湖恩怨几代传 流离失所飘在船 岁月悠悠何是头 相见一笑泯恩仇

  • 江湖恩仇录之恩怨起源

    每个人都喜欢亲近刚出生的婴孩,大概是因为婴儿肌肤细腻身上少异味,可能也由于婴儿天真可爱并无害人心。随着我们逐渐长...

  • 薛之谦丨当初不以他盛名而来,如今也不会因为诋毁而离开

    试问,江湖恩怨,要如何才能一笑泯恩仇呢? 是以牙还牙?让对方也要感同身受? 还是各自安好,各自幸福,互不打扰? 显...

  • 今夜属于射雕

    大漠孤烟 江湖恩怨 17版射雕 勾起很多怀念 仗剑而行快意恩仇 风萧萧路漫漫 向原著致敬 重温 依然热血沸腾

  • 江湖是快意恩仇,也是身不由己

    江湖是什么 江湖就是恩怨情仇 江湖在哪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是潇洒 是快意恩仇 江湖是无奈 是身不由己 江湖...

  • 江湖

    江湖纷乱多少事, 岂能一笑泯恩仇。 刀剑无眼人消瘦, 再看一眼杯中酒。 是非黑白难说透, 好在侠义心中留。 恩怨情...

  • 「接龙江湖」江湖恩仇录--19--心若倦了何处栖

    上一章 :江湖恩仇录--18--十年恩怨尘与土 情景提要:偃无尘将十几年的往事一一道来,偃思的伪君子面目一览无余。...

  • 高考,你好!

    其实不是写给高考,是写给你,我的即将高考的女儿。 咱们母女从前恩怨,希望不再提!即使做不到一笑泯恩仇,也要暂时搁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恩仇与恩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vs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