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啊哈,我受到的启发:
1.在选组长环节,赵冰老师让大家闭上眼睛1分钟,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组长,我刚开始想选自己呢,但是有点不自信,害怕做不好,就选了李叔敏,为什么选她呢?她积极主动,主动和大家打招呼,利他,还有她大老远从北京来的,佩服她这种精神。
启发:
下一次再参加类似的活动,再积极主动一点,怀有利他之心,主动承担组长责任,锻炼自己、服务大家的同时,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你行你才上,而是你上了你就行。屁股决定脑袋,在那个位置了,就自觉不自觉地推着你去履行那个位置的职责。
2.其中一个学员提到,没有时间读书该怎么办?赵冰老师先打趣道,这个问题我也没办法,他进而指出,这是一个伪问题,不是没时间读书,而是你认为它还没有那么重要。你可以一星期不吃饭吗?估计会有生命危险了。但是你一个星期不读书,照样活得好好的,读书还不是你的刚需,那就放过自己放过书吧。
启发: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说没时间做这件事,没时间做那件事。事实真相是,不是没时间的问题,而是你认为这件事对你来说还不是特别重要,还不是你的刚需,但是往往正是这些你认为不重要的事情,比如阅读学习、时间管理、运动睡眠、投资理财等,会对你的人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3.我们都知道阅读、早起、锻炼身体的好处,但为什么还是刷起抖音、刷起微信停不下来呢?赵冰老师引入了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大象与骑象人模型,他提出的一个问题对我很有启发,是我以前没想到的,他问为什么拿大象来做比喻呢?大象有哪些特点呢?大家群策群力总结出了大象的特征:它体重比较重、块头大、行动迟缓,骑象人想控制它不容易。这个比喻是不是很贴切?我们每个人都想变得更好,但是现实中要抵制住种种诱惑,克服重重困难,与人性做斗争,大部分人就浅尝辄止,灰溜溜地向自己内心里的那头大象屈服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启发:
那这个局该如何破呢?不直接与大象对抗,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学会与大象和解,与它做朋友,熟悉它的脾性,遵照它的脾性来,比如知道大脑的工作原理,按照艾宾浩斯曲线来学习和复习,就能事半功倍。知道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就不会那么着急了,做起事来就会更从容了。
4.赵冰老师提醒大家,一本好书需要反复阅读,为了加深印象和便于大家的理解,他举了一个游览黄山的例子。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同样的你,这次看到的风景和上次是不一样的。听过这个例子,让我恍然大悟,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耳熟能详的话,理解得更立体和深入了。
启发:
讲道理,不如讲故事,举例子,大家更愿意听,而且印象深刻,不反感。听故事不仅仅适用于孩子,大人同样喜欢,它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深入骨髓的古老的方式。纵观古今中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它是我们理解这个复杂世界的一种简单方式。
总结:
其实说实话,触动我的点还有很多,比如有3个小同学也来上了这个阅读力的课,她们分别是5年级、7年级和9年级的学生,还有拿刀子真的拆书。这次就复盘总结这么多吧,否则我内心里的大象要与我对抗了,就这还拖拉了4天才写出来。先完成再完美,烂开始,持续做,好结果,加油。
下一步行动:
拆书
《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
《好好学习》
《好好思考》
《时间管理7堂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