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一点也不相信随着时间的过去,你会慢慢悟明白一些事这样的正经句子,直到昨天闺蜜聚餐时说,就要11月了,我突然发现,
由不得你不知天高地厚,这个世界是有它的循规蹈矩的,易中天老师写,"破坏规则便是毁坏文明,”不一定全对,也包含了多数道理,当然,这样的循规蹈矩并非说你不能有创意与恶搞。
只是,即使你是一座孤岛,你也只是那一群孤岛上其中的一座。
朴树说,会来参加演出,只是因为我没钱了,我需要钱,然后去维持我的生活,去做喜欢的,想做的事。对于任何一个平凡的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人来说,我们都要学会承认,但不是妥协。
前段时间简书力荐的在香港生活多年的作者玛格丽特姑姑,她写的书就要出版了,可能因为我这个年纪也经受不起“甜言蜜语”,鸡汤式的灌溉,姑姑写的文章,只一眼便把我给吸引住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2737/aa3a4e80a568e3c3.jpg)
一些无言的评价,单纯的只是因为吸引,而且愿意挤出时间将这本书看完。放到现在时间这么珍贵的时代,愿意将一本书看完,这便已经道出这本书的可贵,还有一个原因是无论在外漂流多长时间,港粤文化在我心中的根深蒂固,大概也会伴随大半辈子吧。
有蛮多人应该会觉得,像我现在这个年纪,应该考虑的事情无外乎是金钱、爱情与家人,可那么“傲娇”如我,不说视金钱如粪土,不说婚姻如此世俗杂碎,不说家人天各一方,个体孤立,而是总有些冥冥之中的呼唤,藏在心底,时不时会被唤起,比如远走高飞,浪迹天涯,比如天昏地暗,孤独终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2737/fc1576a2c35369c6.jpg)
我不是没有考虑金钱、爱情与亲情,我是大多数时候都会想起,但每当想起,我便会开始忌惮与排斥,希望没有任何牵绊,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过得很好,一个人又何妨?
我不拒绝爱情,就像也不拒绝金钱。
与JC彻底说再见后,那种女孩般义无反顾的“去爱”与大胆,渐渐的在我身上褪下了色彩。对的,JC是我用尽了全力去爱的那个人,往后,很难再有另一个人的出现,让我再去投入这般疯狂与执著。
有的东西,用了一次后,再去用,总会有个疙瘩,那种感受怪怪的,用起来的时候,难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2737/d3ffd218e62392ad.jpg)
一个人的时间多了后,难免也有想过,多么笨的JC,何不选择我,余生就这么瞎几把过了。后来转念又想,也好,没有“瞎几把过”,至少单身的生活里还存有念想,就像手上握着的一张彩票,说不定明天开奖的时候,头奖抽中了你。
是啊,既然不能在一起,何必强求?感情与事业一样,可以努力与付出,但如若不然,何苦为难自己,说不定下一个路口又遇见更好的了呢?
前段时间去看了一个展览,相信很多在上海的小伙伴都有去看过,这个展览就像玛格丽特姑姑的文章一样,只看一眼便把我吸引住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2737/458bbc810e59dced.png)
其实我没有完全看明白展览的创作人想要表达的什么,不过我想起一句话,“艺术可能是唯一一件不需要确切理由的事。”你再将这句话读一遍,可不正是这样嘛,它与爱情、亲情、金钱都不一样,不用分对错,不用论高低输赢。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2737/d92f8f3e67fad55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2737/ba1aa6be9b5a3aec.png)
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为何大多数都活得如此怡然又“目中无人”呢,朴树便是非常好的证明了吧,我挺喜欢朴树这个模样的。当然,我还没有如此大的能耐,这个我也知道。但我可以想想,我觉得有的精神可能你不是你创造的,但它不会拒绝你在这样的精神上再创造出自己的精神。
姜文老师在《十三邀》中说,等我老了我最想干的三件事:
写小说,胡写,不管接不接地气,只要我高兴,谁也管不着我;
胡编滥造自己的三种自传
做一首曲子
那时候老的一塌糊涂,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我的偶像,我便是后来人的偶像。
@野生夕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