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之嗜酒如命的刘伶
枯木
“竹林七贤”里面,刘伶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以放纵嗜酒著名,虽然一生作品只有骈文《酒德颂》和古诗《北芒客舍》两篇,然而相比其他六位,名气并未逊色。
据《晋书》记载,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容貌丑陋,身高不到一米五(史书记载六尺,晋代1尺=24.2厘米),生卒年不详,约在221年到300年之间,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265~274年)初,被召问策对,强调无为而治,自然和厉兵秣马平定天下的司马炎格格不入,遂被黜免。
砖画竹林七贤
当时魏晋朝代更迭,社会剧烈动荡,司马炎为了巩固政权,恩威并举,一方面遍封司马氏为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加强军事统治;一方面实行九品中正制,建立门阀士族制度,从而广揽豪门,盘根错节,相互维护政治统治。而刘伶崇尚老庄,再加上貌不惊人,并且没有家世背景,自然遭到统治者遗弃,即便是才华横溢也是无所作为。
而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下,要么合作趋炎附势,要么对抗头颅落地,嵇康就是明显的例子,嵇康因为不依附大将军司马昭,于262年被构陷处死。既不愿意随波逐流,又没有反抗的力量,那么,只能走第三条路,就是嗜酒佯狂,任性放浪,对统治者采取不合作也不抗拒的态度,从而避免政治迫害。据《晋书》记载,刘伶“竟以寿终”。
唐 孙位 高逸图(局部)
刘伶能进入“竹林七贤”这个小圈子,除了精神追求相同,自然是才华横溢,刘伶的《北芒客舍》诗,抒发了自己被罢免后,苦闷抑郁不得志的心情,诗文情景交融,黯然销魂之情溢于言表。看得出,后来刘伶嗜酒如狂并非真心如此,而是胸中块垒无以宣泄,才不得已而为之,大有“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的逆势而为之态,借以发泄心中不满。
关于刘伶的历史记载很少,然而《晋书》和《世说新语》留下了刘伶的几则喝酒有关的经典故事,使得后世一提起刘伶,便联想起酒,成为著名的酒鬼之一。
明 仇英 竹林七贤图
其一是放荡形骸。刘伶经常乘坐一辆狭窄的小车,当时被称为“鹿车”,意思是只能放进去一只鹿,然后携带一壶酒,让人扛着铁锹跟着,并且说喝醉死了就随地掩埋我。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外貌甚鄙身形低矮的酒鬼,坐着一个狭窄的小牛车,跟着一个随时扛着铁锹的大汉,如此滑稽的场面,岂能不引起轰动?
其二是以酒戒酒。曾经有一次刘伶因为饮酒过多,口渴让妻子拿酒喝,妻子倒掉酒并且砸了酒器,哭劝他戒酒,并非养生之道,他回答道:“你说的非常好,只是我不能自禁,需要在鬼神面前发誓”,然后让妻子准备酒肉献祭,刘伶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慎不可听。”,然后饮酒吃肉,复然大醉。如此以酒解酒,古所未闻,难怪名传天下。
其三为酒作铭。刘伶的骈文《酒德颂》传承千古,文章行文轻灵,笔意恣肆,刻画生动,语言诙谐幽默,以颂酒为名,讽刺了代表礼教的贵介公子和缙绅处士,死守礼法,营营碌碌,争名夺利,犹如虫豸;而把自己形容成快意潇洒的“大人先生”,超脱世俗,睥睨万物,纵情饮酒,不受羁绊。两相对比,超凡脱逸,对那些伪君子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清 沈宗骞 竹林七贤图
刘伶寄情于酒,一则是有志难伸,迫不得已;一则是不愿随波逐流,因而放荡形骸,用超出常规的怪诞行为表达反抗的情绪,这也是当时不少文人知识分子的主要表现,“竹林七贤”是当时的代表人物。由于竹林七贤声名显著,引起当时和后世很多人的模仿和追随,因而被称为魏晋名士风采,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无奈的选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许这是一种既能明哲保身又能表达不满的宣泄方式吧。
清 冷枚 竹林七贤图
刘伶引酒著名,后世便多有附会之举,编纂出许多和刘伶有关的饮酒故事,借以宣传卖酒,达到牟利之实。其实,刘伶何曾想嗜酒如命?何曾想长醉不醒?只是为时代所不容,不得已放荡形骸而已,后世人谬矣!刘伶不误酒,酒误刘伶久矣!
清 彭旸 竹林七贤图
附:
《酒德颂》
【魏晋】刘伶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惟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蜂起。先生于是方捧甕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怳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元 赵孟頫 《酒德颂》
张大千 竹林七贤图
2019.3.4榆木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