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已经快看完了,三部书里面有好几个有关拾金不昧的故事,作者冯梦龙对拾金不昧的精神很是看重,细想想这精神也的确值得推崇。
拾金不昧的金是拾来的,非盗非抢,好像上天给予的意外之财,说它是命中注定也似乎有些道理,所以即使把金昧了下来,也并不会在良心上有多大的负担。如果真的有负担,便是自己对自己有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便是在无人处修炼身心,便是自己考验自己的道德水准了。君子慎独,拾金不昧便是人在独处时,所做出的道德抉择,能自然而然的做出拾金不昧的行为的人,也就可以称为君子了吧。
古书里常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作为判断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夜不闭户是别人让自己放心,路不拾遗是自己让别人放心。这样的社会里成员们互相信任,不贪求不义之财是大众的共识。古文中关于拾金不昧的典故也有不少,例如课本里有过管宁割席的故事,《礼记.礼运》也有“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的记载,这些都是前人理想中的道德生活的表现。而道德生活的内在是什么呢?可能便是孔子说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吧。这是中国传统的义利观,义应当大于利,义才应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拾金不昧是高尚的道德行为,比拾金不昧更高尚的,是基于正确的义利观的行为。义利之争伴随着社会发展,从来没有分出个胜负,历史上不乏喻于义的君子,也从没有断过喻于利的小人,只要不到大同社会,这个争斗也不会停止,而大同,便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