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北史》创作背景

作者: eb171e43198a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11:33 被阅读9次

李大师为什么要写南北朝史?李延寿是这样讲的:"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又各以其该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这种情况,从上面介绍的《宋书》、《南齐书》、《魏书》可以看得很清楚。而李大师所能见到的当时人的著作一定比这要多得多,因而感触也会更深。李大师认为应当"改正"这种不正常的作史态度,所以才打算"编年以备南北",写一部贯通南北朝的史书。从史学跟社会的关系来看,国家的统一,必然要求产生与之相适的历史著作、唐初,皇家组织撰写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以及重修《晋书》,只说"正统"和"僭伪",不特别强调"华"、"夷"界限,只有在统一的政治形势下才能做到。这反映了隋唐统一后"天下一家"的思想。李大师生活于隋唐之际,他提出"编年以备南北"的撰述计划时,"五代史"尚未着手撰写,重修《晋书》的工作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足见他重视国家统一的历史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李延寿继承了父亲的这一历史思想,在《南史》中取消了《索虏传》,在《北史》里也不再立《岛夷传》;于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历史均立"本纪";于宋、齐、梁、陈历史亦均立"本纪"。从而摆脱了南北朝时期因政治分裂而造成的史学家的偏见和局限,大致摆平了南、北历史的地位。这不仅反映了在国家统一局面下"天下一家"的政治要求,也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结局。我们读《南史》《北史》,不能不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在这个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撰述旨趣。

相关文章

  • 二十四史:《北史》创作背景

    李大师为什么要写南北朝史?李延寿是这样讲的:"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

  • 如何从零开始做好自媒体,分类篇

    文/北壹辰 闲来无事的时候,很是喜欢看二十四史,以史为鉴可以领悟很多古代智者的思想。 翻看二十四史,古人喜欢名声,...

  • 创作背景

    雄鹰展翅,翱翔天际,人生在世,力图功成。

  • 创作背景

    读山海经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 二十四史

    读史明智,要知中国历史的细枝末节,必读《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史书总称,为历朝“正史”。 ...

  • 讀史知道——讀通札記(491)

    讀中華點校本《卷四十七》,感:1、讀史知道。人言:讀史益智!竊語:讀史知道。悠悠五千年,二十四史及清,古史典籍,浩...

  • 有多少风流人物

    偶尔来到简书,看到简友文章《二十四史》,略感欣喜。于是在文后回复: 梁启超曾言: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 读完二十四史到底有几个人呢?

    二十四史是乾隆年间才有的。宋代将《史记》到《新五代史》编集在一起,称之为十七史。清代的时候,加上《宋史》《金史》《...

  • 《狂人日记》 阅读分析,以及对礼教的正名

    作品资料: 作者:鲁迅 语言:汉字白话文(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 创作年代:1918年5月15日 创作背景:中...

  • 中国文化常识普及(7.“二十四史”与“二十五史”)

    什么是“二十四史”与“二十五史”? 清朝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时,诏定二十四部史书为正史,称二十四史。 这二十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四史:《北史》创作背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pa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