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号下午是刘官华老师分享的《创新驱动增长》,除了重点分析了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模型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认知问题。
一开始,刘官华老师就讲了一段说这段时间对他触动最大的一段话:
坏的时候大家都坏
好的时候可不是大家都好
你要换个活法
这段话的意思是对疫情的反思,大环境差的时候大家都好不到哪里去,这是系统问题;现在经济慢慢恢复,海水慢慢上升,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踏上浪头,而是看你是否具有反脆弱,能适应新的不确定性;那归结到最后,是要看你的认知能力。
换一种活法,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局部优化解决不了系统,我们需要创新,需要更新我们的认知。按照刘官华老师的讲法,创新的结论就是两点:
1、把东西做便宜;
2、不是简单的低端,是一种新的价值。
这里面涉及到了低端颠覆模型、第一曲线模型、第二曲线模型,错位竞争模型,重点是如何从第一曲线跨越到第二曲线,方法是什么?要想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并非是在同一系统中分拣,而是从原有系统的根基向下深潜。
刘官华老师举了苹果的iphone se 系列作为案例,它不仅仅是价格低,更重要的是打出来的第一特性是轻巧,与自己原有产品区分开来,既不会影响原有客户的体验,也吸引新的群体来使用他们的产品。这里面就重点引出了刘官华老师的观点:第一特性(这也是刘官华老师的新书名字)。
什么是第一特性呢?在我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是心理学里的中心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给他人的最深刻的特征印象,也是李善友教授讲的我们人生的三个关键词,在这里更精炼了,是组织主打的让人一想到你就会把你认知到这个类别的重要属性。比如好空调---格力;安全---沃尔沃等等。刘官华老师的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了这个第一特性一定要是形容词,是让人记忆深刻的美好的印象。
我们需要的是错位竞争,在生态链里重新定位自己,找到新的价值。这里面有方法论。
1、把用户需求的各种功能属性或者特性分类,然后转换视角,重新整顿这些特性,跟自己的能力进行匹配,看能不能找出自己的第一特性,形成新的价值。因为商业的基石是交换,即供给和需求的匹配。
2、找到本质。当我们跳出一个系统看到更大的系统时会发现有异常和不匹配的地方,这个就是我们创新的源泉,代表了有需求没有被满足。这就需要我们有新的视角,新的认知才能找出这里面的差异。
从供需连模型里来看,我们要想做到供给和需求的匹配,需要的是能洞察用户需求。如何洞察用户需求呢?刘官华老师借鉴了社会学里的田野调查法,用用户访谈的方式来进行,
这里面有两点要注意的,一是访谈对象不用太多,20-30人即可,其次是一定要采用访谈的形式而不是问卷的形式。其实对于我来说,根据产品来设计访谈大纲和内容才是难点,可能是因为没有做过产品的原因,对产品敏感度不够,这方面还需要好好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