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可大可小。
小的是爱好、性情、习惯,出现在家庭的不同位置,有不一样的感觉与风景。
大时,能搅动这世界。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在厨房;琴棋诗酒茶,是在书房;有朋自远方来,一碗茶叙友情,是在客厅;茶与祖先魂灵共在,是在旷野或坟头;有时,茶也会滋生令统治者恐惧的话语,是在广场或茶舍;如果茶与佛堂在一起,那是与智慧并存。
这些,不能混为一谈。
茶对于我等俗人而言,只是解渴的作用;再上升一点,谓之品茶,仅此而已,与雅沾不上边。
我们对于电影和电视剧里的饮酒与饮茶作了一番对比。饮酒者,往往狂放不羁,样子也不太好看;而饮茶者,往往斯文或者说是文雅,他们边斟边饮边谈,神态自然,甚至有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如果李清照是出现在厨房而不是书房,那就不会有猜书喝茶之典。
也不会有纳兰性德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只道是寻常的事情也变成了永远的回忆。
然而,我要说:是水让茶有了温度,茶让器皿有了生命。
总之,情要有水的参与,才称之为调。
儒家说,温润如玉;释家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是的,温之尔雅,不温不火,都是对它的赞美。
我想,陆羽的茶道,便释放在其中。
茶不能饮,只能品。
白族为招待客人或婚事节庆期间专饮,名为“三道茶”,第一道清苦,第二道微甜,第三道回味。
白族人品茶品出了人生,品出了不一样的茶的味道。
茶遇水的瞬间,前世的记忆便慢慢苏醒。剥开一重重的困惑,释放一丝丝的迷茫,在水的怀抱里,茶的灵性,一下子舒展开了……
品茶,如果一个人品,得分时候与情境。
有些人喜欢独品,神游也罢,发呆也罢,喜欢安静也罢,一个人品,品的是寂寞,品的是一种精神,有时品的是一种不为人知的苦。
选茶也是一种享受吧。
站在一排排茶罐面前,我便想象着茶叶上闪烁着的露珠,在晨间滚动着;再经过少女们的纤纤玉手采摘下来;再经历暴晒、揉捻、烘焙,才凝成这一罐罐茶叶。还有茶饼、茶砖,更是浓缩。
恍惚间,有种淡淡的清香,直冲鼻孔。
看着如此多的茶种,什么红茶绿茶,什么乌龙茶碧螺春,什么熟茶生茶,眼花缭乱,感觉都喜欢,都想要。
我品茶,只是小市民的事而已。阅读了《茶叶战争》后,才知茶叶的域外世界。原来茶叶对英国文明的重塑,对美国独立的影响,扮演着一片茶叶,也能搅动世界的角色。
在丛林法则的年代,茶叶以其柔软的身姿征服了地球上最大的几个民族,而输出茶叶的天朝上国,却因为茶叶走向了衰亡,对此,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小小的茶叶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我想,往后在品茶的日子里,就能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如果茶与书结合,味道更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