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八十八)看火车

作者: 海淀老头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1-24 11:55 被阅读0次

海淀的故事(八十八)看火车

小留流第198篇

   每一个家庭都有顶梁柱,我老爸就是这家的稳固支柱,无论生活如何困苦,他总能笑着去面对。老爸不但为这个家遮风挡雨,还待人特别随和,闲暇之余总爱唱两段儿。不过打我记事起,似乎一睁眼,看到的就是一个满头白发的小老头儿。现如今我也满头白发了,也曾问过孩子,是不是你记事起,看到的也是一个满头白发的小老头儿。

   得嘞,接着聊聊不去托儿所,我一人儿在家的日子。清晨依旧在爸妈的聊天中醒来,赶紧委估进我妈的被窝,享受那幸福的温暖,听着他们的聊天儿。

   咱们聊过,三角地院子外面就是马路,离南大街也不远,但那时人少,车更少,四外特别安静。你像下雨的时候,淅淅沥沥的雨声听的十分清楚,下雪时,连雪花刮到窗户纸上的沙沙声,也能听到。就这么说吧,小镇十分安静,静的仿佛只有这个家,只有爸妈的聊天声儿。

   不过要说有没有响动?还真有,每天清晨,打遥远的地方,不时传来呜-呜的拉鼻儿声儿,有一次,我特好奇的问我爸,这是什么声音?

老爸说:那是火车拉鼻儿。

我又问:为什么早晨拉鼻儿,还要好多次?

老爸说:那是清华园火车站的火车在卸货。

我似懂非懂的嘀咕着,哦---火车卸货拉鼻儿。

(枣树花儿)

   天亮了,新的一天又忙碌起来,水缸舀水的、叠被子的、封火炉子的,反正一通的忙活,紧接着上班的、上学的陆续出了家门儿,转眼儿家里安静下来,又是我一人儿了。

  六十年代初,小镇上的四合院儿,基本还算规整,院子宽绰,因为还不兴盖小棚子、小厨房什么的。话又说回来了,碎砖头都难找,拿什么盖呀。院子是挺豁亮,可屋子地儿不大,吃饭都在炕上摆个小饭桌儿,全家围坐在一起特热闹,你一伸脚丫子,指不定踹着谁,我一拢腿,磕膝盖又撞着谁了,反正屋子小,挺紧吧,炕桌不用时都立在窗檐下。

   唉,说到自己玩儿的日子还挺美,三角地四合院儿就是我的游乐场,此时院里的三颗枣树已经长满了树叶儿,空气中弥漫着枣花儿的香气,甜甜的。我轻车熟路来到树下,发现地上落了很多像小星星样的枣花儿,嘿,这回有的玩儿了,捏了一个又一个。。。

   孩子嘛,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又玩那个。太阳跟往常一样,慢慢爬到了树梢儿,我也感觉有些热了,抬头看看挂在天上太阳。唉,一歪头看到我家窗下的小饭桌儿了,主意来了,扭扭的走过去,一溜歪斜把小炕桌拽到树下,爬上桌子开起了火车。

   说也巧了,邻屋的小云子今天也在家,扭扭的凑过来上了火车。我俩同岁,好嘛,俩孩子凑一起更好玩儿了。随着我俩呜-呜-的拉鼻儿声儿,大门外又蹭进两个小娃娃。一个是三角地2号的小东子,一个是菜市场边上的祁五子,怹俩也三岁。

(三角地的家)

   好家伙,四个孩子凑一块儿更有意思了,上了一个火车,你说有多热闹吧,不过就是有点挤,老有掉下车的,那也挡不住大家挤火车的热情。您还别说,人多就是力量大,火车跑的也快,没多会儿火车可就开出了院子大门。

   瞧,这是大门外的样子,虽然是2000年的图片,可与几十年前没什么两样儿。您瞧,院子上空那茂密的枣树,院外也没怎么变,只是土路变沥青路了,路边的三根木头电杆子,变成了水泥杆子。

  不过那天,我们没往电杆子这边儿开,而是沿着土坡向西开。

(三角地北岸)

   瞧,路北喽这一溜土坡儿,我们的火车沿着土坡儿,有推有拉也有座,哐当、哐当奔这边儿开过来,等我们开到有土筐的那根电杆子时,也就是大井胡同南口儿。好嘛,几个孩子玩儿嗨了,您想啊,火车都开到这儿了,能不高兴吗。

   我们玩的是热火朝天,也不知谁说了一句:真火车什么样儿啊?顿时安静下来,这可把大家难住了,谁也没见过真火车呀。接下来,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到底真火车是个啥样儿,谁也说不清。

   就见祁五子说:哪有真火车呀?咱们去看看得了。

  唉吆,这一问,我来劲儿了,马上自告奋勇,我知道,我知道,清华园就有真火车。

一旁的小东子说:清华园在哪啊?

   得,又安静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傻了,谁也不知道清华园在哪啊?嘿,我来牛了,抬手指着一个方向说:就在那!

   怎么呢?或许天生方向感好一点儿,时至今日走到哪,还能辨清南北西东。大了以后,又没有导航,出去玩儿的时候,一般都是我当领队,没别的,认道儿啊,有“活地图”的美称。

   今天说到清华园在哪?这不,我来牛了。于是凭借早上火车拉鼻儿的方向,断定清华园一定在家的东北方向,也就是图中带黑边的四通大厦后面那方向,当然了,那时还没有四通这个大楼呐。

   我用手指着那个方向说:清华园就在那。好家伙,孩子们一听,激动了,那还等什么,咱们看火车去呀!唉吆喂,再瞧小炕桌上的几个孩子,就像听到了冲锋号,连滚带爬下了炕桌儿,雄赳赳,气昂昂,奔着那个方向冲过去了。

(清华园看火车之路)

   好家伙,这回真热闹了,四个屁大的孩子,加一块儿才12岁,您想啊,路还走不利落呐,愣是要去清华园看火车,多老远啊!就看我们四个,与其说四个孩子不如说四个小土豆儿,我们是连滚带爬奔着那三根电杆子方向可就骨碌过去了。

   请看图,箭头起点是那三根电杆子,开始轱辘的挺快,奔儿都没打,便转过前官园水管子。等我们走到后官园时,嘿,几个小土豆还知道向东拐进善缘桥胡同呐。看,箭头指向的地方是善缘桥大石门儿。

(善缘桥大石门儿)

   我们几个到了这儿一看啊,唉吆喂,又是石头台阶儿,又是滑梯。看那倍儿高的门槛儿,还一对儿小石狮子呐。

   我们哪见过这个呀。几个土豆高兴的上上下下打出溜儿,与其说滑滑梯,不如说是躺在斜坡上往下骨碌。

(善缘桥胡同把角处)

   热闹了一阵儿,我们继续往东走,嘿,老远把角的大槐树还向我们招手呐,走到这儿是个三岔口儿。您猜怎么着?我们还知道往北走呐,也就是三轮车后面那方向。

   唉,走到善缘桥这个地方,想来老邻居一定知道,再往前是哪了吧?没错儿,还是善缘桥胡同。

(善缘桥向北的胡同)

   瞧瞧,2000年善缘桥胡同还是挺宽的,都能错开两辆搬家的大汽车。从这儿再往北,百十米的样子是辛庄小庙儿,到那又是一个三岔口儿,不过要开阔的多。一条往西北去辛庄大胡同,一条奔东是中关村、清华园方向。

  走,赶紧过去看看。

(辛庄小庙)

   唉吆,三岔路口儿来了,这是50年代的三岔口儿,中间儿还有水井,没瞧老邻居还挑水呐。唉,看见小庙儿了吗?那是传说中的辛庄小庙。

   据说明成化年间,镇上百姓在辛庄大胡同和前辛庄东侧建了这座“五圣祠”供奉的是山神、土地、药王、花神和龙王爷,俗称“辛庄小庙”。虽然小庙个头不大,但还算完整,坐北朝南,没瞧,庙前柳树下的路,是去辛庄大胡同的路,而向右是去中关村和清华园的路。

   我们几个小土豆走到这儿的时候,水井早没了,庙还在。不过那时镇上到处是老房子和寺庙,自然也就没人在意这小庙,我们在意的是知道往右走。

   瞧见没有,前边有个老大老大的棚子,占满了路北侧,还有两个用杉篙搭的架子。您猜怎么着?这巨大的棚子就是冰窖。

   来,咱们看看去冰窖的路。

(辛庄小庙和冰窖)

   瞧,70年代航拍图,红圈儿是辛庄小庙三岔口儿和冰窖,这图?是我们看火车十年后的图片。发现没有庙早没了,可那片空地还在,还能看清巨大的冰窖,仔细看,还能看出冰窖大棚的尖顶呐。您来比较一下,冰窖与周边的房子,是不冰窖特别大。

   我们几个到这儿时,与图片时令差不多,冰窖已经装满了冰,只是天气还凉,没到用冰的季节,没看架子前,空空荡荡,没人也没车。可挡不住我们激动啊,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棚子,兴奋的哟,爬架子的,打摽悠的,玩的不亦乐乎。

(去清华园看火车)

   唉,别看人小,玩儿了一阵儿子,还记得去清华园看火车的事儿呐,几个小土豆,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冰窖,继续往东走,这一看啊,好家伙,路两侧都是老玉米地,田埂上还有玉米节儿子呢。

   老邻居都知道,沿着冰窖向东不远就是白颐路,过马路是28局和边上那座铁塔。可您猜怎么着?我们几个小土豆儿居然向北拐进了老玉米地。

来,猜猜前面是哪?

                                                    2019年5月10日

                                                   2024年1月25日星期四  海淀老头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淀的故事(八十八)看火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xm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