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涨知识,关于武夷岩茶的高火茶,用9个知识点帮你捋一捋!

涨知识,关于武夷岩茶的高火茶,用9个知识点帮你捋一捋!

作者: 5a07440aa8e2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23:11 被阅读19次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某段时间,在老李的朋友圈里,“九蒸九制”、“九蒸九晒”这些词汇,特别热门。

    作为养生一党,或者是家里有老人,对这个词必然有一股莫名的熟悉感。

    所谓九蒸九晒,就是某个东西(一般是中药)在制作的过程中,蒸过九次,晒过九次。

    蒸晒等方法,可以纠偏药材药性或增加药物成分,从而更好的发挥药材的功效

    如地黄,经过蒸晒后,主要是为了增加地黄的温性,使其可以用于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中虚燥热等虚热证。

    《本草衍义》云:“生与生干常虑大寒,如此之类,故后世改用熟者。……以蒸曝之法制得……”

    九蒸九晒的概念一经推出,出现了生搬硬套的情况。譬如,九蒸九晒黑芝麻,九蒸九晒陈皮,九蒸九晒话梅……

    反正也不管这东西是否真的经得起多次的蒸晒,我先叫卖就是,博得就是个眼球。

    在茶圈,也有类似借用“九蒸九晒”名号的做法。

    某日,遇到一掌柜在叫卖自己的岩茶,还十分起劲。

    “这款大红袍是高火茶,焙了四道火,不会返青,存的时间越长,陈香味醇,保健效果更好……”

    看到这段话,胆战心惊,每个汉字都麻花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成了错误言论。

    譬如:焙了四道火就叫做高火茶?高火茶不会返青?高火茶就一定能存得长久?高火茶还会越存越好?

    关于高火茶,有些知识点当真有必要好好捋一捋,顺一顺,莫要被错误的言论引诱到陷阱里。

    《2》

    1.什么叫做高火茶?

    高火茶,即使用高火烘焙的岩茶。

    此火功,在足火以上。

    高火岩茶焙火温度一般控制在140—150℃,时间长6—8h。

    多数高火烘焙的岩茶,它的干茶色泽呈黑色,香型不多。有些高火茶会伴随浓烈的烟火气,茶汤似酱油色,叶底硬挺黑褐。

    高火岩茶,已经丧失大部分的香气物质,相对于较低火功的岩茶,香型变得比较单一枯燥,一些喝茶时间不长的茶友,甚至会难以接受此类香气。

    在较高温度烘焙下,还有可能导致内在物质被大量消耗,影响茶汤的丰富度,加上茶汤中会有烟火气融入,往往会让人觉得味浓似中药,难以接受其口感。

    简而言之,高火茶,非新茶友可随意挑战。

    《3》

    2.焙火次数多的就叫做高火茶吗?

    未必!

    火功高低,与焙火温度、时间有关,与次数无关。就像一个人读了二十年的书,未必就是硕士。有可能一个天资聪颖的人,用十年就能拿到硕士学位。

    同样,焙火次数越多,它就一定叫高火茶。如果它是用文火慢炖(低温烘焙)四次,只能达到中火的级别,不叫做高火茶。

    倘若是用急火烘焙,哪怕只有两次,也可以叫做高火茶。

    故而,焙火次数多≠高火茶。

    《4》

    3.为什么要焙成高火茶?

    在高火茶的定义中我们会发现,焙到火功的岩茶,它的气味多较为,茶味浓烈,并不能获得优质的喝茶体验。这样一款死气沉沉的茶,怎么还有人制作?

    一是刻意为之,二是不得已而为之。

    前者,图的是高火茶稳定。

    混迹茶圈的朋友都知道,岩茶的香气、口感呈现,与山场、焙火程度高低有关。稍微改变一个因素,得到的香气与滋味大不相同,牵一发而动全身,来了个为微整形,能让整个人的相貌有了改变。

    可有的茶友,就不喜欢这种不确定性,图的就是要稳定。

    “去年那种味道的岩茶,还有吗?”

    而高火茶,它就有这样的本事——稳定。去年的茶和今年的茶,还是熟悉的味道。

    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有时候高火茶实现稳定的方法其实属于比较极端的做法,把大部分的香气舍弃,丰富的滋味也大量消耗,少了趣味性。

    高火茶的味道太相近,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的高火茶味道喝起来都差不多,自然就有稳定的说法。

    后者,是为某些错误买单。

    有可能,是因为茶青制作不当,出现了酸味、闷味等,这些气味只能通过高焙火来祛除。

    还有一种可能,在存放的过程中,因保存不到位,使得岩茶返青严重,只好用高焙火掩盖缺陷,做成高火茶,好的坏的一起消灭,一劳永逸。

    《5》

    4.高火茶,好吗?

    好与坏,个人主观因素鲜明。

    于某些茶掌柜而言,高火茶性状稳定,方便销售,每年还会有固定的客源,这当然是好的。

    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未必是最好的,尤其是初入门不久的茶友,只想用一句话来形容:高火之下,焉有茶香?

    急火、高火烘焙,掩盖茶叶本味,茶叶中的大部分芳香物质消失,茶叶中的鲜味消失,口感体验单薄。反倒是那中火的岩茶,香型丰富,滋味富有层次感。

    若是一些高火茶火候控制不到位,火太高,甚至会出现把茶叶焙叫的情况,这种岩茶,称之为病火。

    似被岩浆吞噬过的山林,树木都成了焦炭。

    病火岩茶所传递出的气质,就如那枯木,缺了灵性。会让岩茶个性不再突出,何谈山场、香清甘活。这样的茶,就是像提线木偶,即便外观模仿地再生动,再接近,那它不是血肉之躯,也没有灵魂,不会和你交流。

    徒有其表,虚有其名,病火茶是也。

    《6》

    5.什么样的茶会焙成高火?

    一些低档岩茶为了掩盖苦涩等不良气味,会采用高温长时烘焙。

    经过高火炭焙后,优点与缺陷都消失,眉毛胡子一把抓,失去了个性。但这种做法,也很有可能会“拯救”它,比如被误导为传统岩茶风味,大行售卖。

    而高端茶,不会贸然焙成高火。

    能将茶定义为高端,势必要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山场好。

    这是市场的普遍规律,山场好,占尽天时与地利,此处生长的岩茶品质不差。

    其二,工艺好。

    前有山场作为依托,让制茶师必须要严阵以待,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用最高水平对待。往往高端茶的工艺也不太差。

    这类高端的岩茶,自然要保留它的个性,让香气和水感都保持在最好状态,能拥有香清甘活的特色。而岩茶的香清甘活,绝对不是靠焙成高火来实现。

    高火炭焙,个性消弭,卖点消失,甚至还会让人曲解为劣质茶。

    看茶焙茶,用合适的火功烘焙,才是最佳选择。

    《7》

    6.高火茶,一定能长久存放?

    未必!

    一款茶能否长久存放,看两个条件。

    一是这茶是否值得我们长久存放。二是这茶是否具备长期存放的硬件设备。

    茶值不值得长时间存放,看茶品质。

    如开篇那位掌柜的文案,说什么越存陈香越浓,越醇厚,这都是在扯淡。

    譬如有些品种(黄观音)就不适合焙成高火。黄观音高火烘焙后,岩茶甚至会出现碳化的情况,内在物质被的大量消耗,这种茶早已不值得长期存放。

    即便存放个十年,内在物质也不可能凭空出现。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岩茶在陈化过程中,物质是在做减法,除非是真空保存,没有一丝一毫的氧气,否则茶叶多少都会有氧化还原反应,消耗部分的有机物。

    再者,岩茶是否能长期存放,主要看火是否焙足、焙透,含水量是否达到国标范围。

    如若岩茶在短时间内用大火炭焙,不能让内部的水分蒸干,使岩茶含水量达到不国标,这样的茶叶存放不了太久。

    含水量不达标,相当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出现返青和变质的情况。

    故而,高火茶不一定可以长久存放。

    《8》

    7.高火茶,就一定不会返青吗?

    未必!

    返青,是茶叶中发生了一系列化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剧烈,返青速度快。

    反应迟缓,返青速度慢。

    换言之,只要岩茶能与氧气(哪怕只有微弱的氧气接触),或者是有水汽参与,不可避免会出现返青的情况。

    而返青速度的快慢,不在于岩茶火功的高低,而在于火是否焙足、焙透。

    焙火足,焙火透,兴许只要焙到中火茶,它就能保证一年内不返青。倘若只是把火焙到高火的级别,而没有焙足、焙透,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返青、变质。(备注:排除保存不当的情况)

    《9》

    高火茶,像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有时候高火茶的角色扮演,是亡羊补牢,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有时候高火茶的角色定义,是老茶餮的味蕾大餐,为的是满足舌尖上的享受。

    有时候的高火茶,又像是参照物,可让茶友们知道最高火功下的岩茶,究竟是何风味。

    高火茶的存在,就像是榴莲。

    喜欢榴莲者,觉得它香甜、软糯、细腻,营养物质丰富。厌弃榴莲者,觉得它奇臭无比,方圆百里都带着奇怪的味道。

    我们无法用个人喜好来判断榴莲是好是坏。

    同样,个人的喜好只能左右您是否选择喝高火茶,却不能直接给高火茶盖棺定论,说它品质差。

    要如何选择,从口感喜好出发是关键。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微信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涨知识,关于武夷岩茶的高火茶,用9个知识点帮你捋一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ej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