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圣经》典故之一:打孩子的问题

《圣经》典故之一:打孩子的问题

作者: 柏折不挠 | 来源:发表于2020-09-29 14:54 被阅读0次

        中国传统意义上教子,很多名家留下许多治家格言或者家训,例如明代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都是记述了作者的为人处世经验、方法,总结做人治家、教育后代的经验,其中不乏教育后代的诸多方法,总而言之,都是以严格为主,以儒家“修身”、“齐家”为核心,贯之以作者的自身实践体验,例如“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等等无不体现出严格教育的含义。就是民间流传的俗语,也是这重意思,其中典型的如“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

《颜氏家训》封面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西方,貌似不是这个情况,例如前几年流行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就是中西文化冲突的一个交点,传统的中国严格教子法与西方较为开明的尊重孩子自主成长似乎完全不同。当然,到底哪种方法更可取,因为各有优缺点,也就不在此表明观点。

虎妈猫爸剧照

    但是,西方文化中难道一开始就是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吗?恐怕未必如此,我们来看一下西方文化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圣经》中的描述吧:

《旧约全书》(theOld Testament) 《箴言》(Proverbs)中第十三章第二十四就有关于教子的描述,原句为: Those who spare the rod hate their children, but those who love them are diligent to discipline them. (不忍杖打儿子的,是憎恶儿子;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后来,根据上述总结出的一句西方谚语就是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字面意思是:没有棍子,惯坏孩子),归化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常说的谚语,孩子不打不成器。

《圣经》封面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来,西方的文化中也是认同如果孩子做了错事,却不严加管教,不予以惩罚(例如采用棍棒这种强制性的措施),那么就很难端正其品德。所以,从传统文化上说,中西方在这点上是相通的。

        当然,回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人类总是不断往前发展的,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前浪”与“后浪”,科技与文明的进步,也让教育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一味用暴力方式不可取;在充分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适当辅以略带惩罚性的措施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毕竟人类天生就有很多所谓“劣根性”,光靠说教,等待孩子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不是一件快速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圣经》典故之一:打孩子的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he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