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妤已经不记得第一眼见到陈慎是什么样,但可以肯定,他们俩的第一次见面,一定是在念桥小学学前班的教室里。
陈慎比林妤小一岁,两人却是同一天入学,他们从学前班一起升到了一年级、二年级,却从没有在一起玩过,连座位都没有靠近过。陈慎在男生里面个子中等,总是坐在三四排,而林妤总坐在第一排。
陈慎长得瘦精精的,五官其实是典型的帅哥胚子:剑眉深目,鼻梁高挺,嘴角上翘,自带一股卓尔不群的傲气。不过那时候林妤还不懂欣赏,如果要她形容陈慎的长相,她只会说他像尖嘴猴腮的孙猴子。
陈慎不仅相貌像孙猴子,举止动作也像孙猴子。他自称“陈大圣”,喜欢上蹿下跳,变着法儿地捉弄人。
班上的女生都讨厌他,他喜欢给女生起外号,这个人脸上有颗痣,他叫人“麻婆子”;那个走路跛脚,他笑人“小拐子”;还有脾气暴的,他骂人是“母夜叉”;脾气好但是名字中带“英”字的,他就叫人家“九阴师太”。
林妤很少跟他接触,却也被他取笑过一次。那天她在走廊的台阶上脱凉鞋,准备下去跟女同学一起玩跳皮筋。陈慎路过她身边,看了一眼她还没他巴掌长的小脚,说:“嘿,短脚鬼”!林妤的脚确实比班上很多女生的要小,她听着很不舒服,却不敢跟他计较。
陈慎生长的村子叫“陈桥村”,与林妤所在的“雅塘村”相隔不远。两村分别位于两座山丘的脚下,中间隔着茫茫稻海,北边另一座山丘下还有一个村子叫“苏桥村”。三个村子连起来形成一个三角形,两个村的孩子每天上学,都要路过苏桥村,然后走同一段路到学校。
林妤每天上下学,都会跟陈桥村的人碰面,但她对陈桥村的人向来没什么好感。这里面有个缘故——
她刚上学前班的那会儿,在学校里没什么朋友,只认识外婆家苏桥村的一个女孩苏云英。有一次她和苏云英一起走路回家,因为人小走得慢,就落了尾。她们前面有两个陈桥村的五年级女生,也不知道在学校里受了什么气,一路上骂骂咧咧的。
林妤正跟苏云英说着话,那两女生突然回过头来说她在骂她们。林妤说没有,她们非说有,然后用乡下粗鄙不堪的脏话把她痛骂了一顿,讽刺她是丑八怪、鼻涕虫之类的。
林妤又气又委屈,等她们从岔道口走远后,她一边走,一边跟苏云英抱怨。谁知那两个女生像长了顺风耳似的,隔着上百米远都听到了,竟越过山坡上的花生地追过来,走到她面前,问苏云英她有没有骂她们。
苏云英木木的,说:“她是骂了。”于是她们俩一人扇了林妤一个巴掌,才解气地离开。
林妤那天是一路哭着回家的,像只可怜的小耗子。打那儿以后,她看那些说话像刀子一样的人,尤其是陈桥村的人,都不喜欢。而陈慎那么调皮捣蛋,在她看来也是个坏孩子,应该离得远远的。
不过陈慎坏归坏,学习成绩却一直很好。他学前班时常考满分,一年级的时候成绩优秀,却被陈老师说太“屌”了,不能评上三好学生。(注:在当地方言中,说一个孩子“屌”,是说他太顽劣了,与屌儿郎当、屌里屌气同义。)
到了二年级,林妤的成绩退了几步,陈慎却考过几次第一。
林妤以前除了考试卷子发下来的时候,会关注一下陈慎,别的时候都不放在心上。可自打那次被陈慎说破了心事后,对他也多了几分关注。
陈慎这人其实挺有意思的。他走在路上,看到一块颜色透明的石头,别人不当回事,他当个宝。捡回家去,天天在磨刀石上打磨。磨平了一面后,用小刀在上面一笔一划地刻自己的“慎”字,做成印章。
他把印章带到学校后,向周围的同学炫耀,看谁的书不顺眼,就沾上红泥往上面盖,班上很多人的书都被打上了他的烙印。
他还喜欢贝壳。他小时候随父母在广东生活,从海边捡回了许多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贝壳。有扇形、锥形、大嘴巴形、刺猬形的……他把它们带到学校来,班上的女孩子都喜欢,问他要、问他买、问他换,但他一个也不给,只供大家欣赏。
林妤也喜欢陈慎的贝壳、印章,但她从没有走过去问他借了看。
那天陈慎当面说她喜欢严谨昕,林妤总怕他宣扬出去。
他们班上除了陈慎,还有一个孩子也是陈桥村的,那就是一年级时与她一起被沈劲松搂了肩的女孩陈小文。陈小文也是个骂起人来像刀子一样的女生,林妤很少跟她玩。但因为同路,有时候会跟她一起走路回家。
这天放学路上,林妤问陈小文:“你有没有听陈慎讲过我什么坏话?”
陈小文说:“没有啊,他欺负你了?你跟我说,我告他妈妈去!”
原来,陈妈妈对陈慎管教严厉,一听说儿子在外面闯了什么祸,总是拿棍子打。陈小文讲起了陈慎被他妈妈脱了裤子打屁股的情景……
林妤听着好笑,渐渐放下心来,类似的话陈慎没有对她说第二次,她也没从第二个人的口中听到过,心想或许是自己想多了,陈慎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
到了六月,梅雨连绵,一次机缘巧合下,林妤与陈慎竟同了一次路。
他们这儿是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带,雨下多了,山间的平原上容易涨水,有时,大水会将溪流两岸的稻田淹没。
陈桥村地势低洼,每次涨水,从苏桥村到那里的一段路就会被淹。陈桥村的孩子走到苏桥村后,不得不往雅塘村的那条路上走一段,然后往东拐,走溪岸回家。
那天放学后,雨过天晴,林妤和陈小文一起回家。
两个小女孩说说笑笑,走到苏桥村的岔道口,只见陈慎一个人拿着根竹鞭,赶马似的,一边赶一边追了上来。陈小文问他跟不跟她们一起走,陈慎没有说话,板着脸“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要知道,男女同路,尤其是不同村的男女同路而行,在当时的风气中是不被允许的,即使是小孩子也要避嫌。而那天他们三个走得慢,周围没别的同学,就没有引来不怀好意的议论。
陈慎那天在路上讲了一个故事,说他们村从前有一个人,有一天在山上拉屎,发现了一个闪闪发光的洞。他挖开这个洞,挖出了一把金光闪闪的宝剑。这把剑上镶嵌着七颗七种颜色的宝石,而且削铁如泥,锋利无比,传说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埋的。后来,这人把宝剑卖了,换了很多很多钱。
林妤原本就对稀奇古怪的事感兴趣,当时听得极为认真,一路上总想着他说的那把剑。
回到家后的晚上,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是某国的公主,只不过被寄养在了现在的父母家。有一天,一个身披铠甲、威风凛凛的将军来找她,要带她一起走。
林妤跟着他走出家门,被一群官兵围住了,将军带着她在刀光剑影中厮杀。她回家找爸爸,却看见爸爸在后门外,把檐下沟里的一块青石板搬开,那底下压着一个长长的木盒子,盒子里放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剑,是武林的至尊武器……
林妤睁开眼醒来后,剑不见了,威风凛凛的将军也不见了。她不记得那将军的模样,那可能是在电视里看见过的,也可能是她见过的某个大人的模样。
她想象力丰富,打小就跟着妈妈看了很多武侠剧,像《武林外史》《倚天屠龙记》《雪花女神龙》她很着迷,满脑子都是打打杀杀。做出这么一个梦,也不奇怪。但这个梦总归是陈慎白天讲的那个故事引起的,以至于她后来总是把梦中的情景跟陈慎联系在一起。
陈慎打小爱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去的事,他那天说:“我要是有了这样一把剑,才不会卖了。我要带着它行侠仗义,笑傲江湖。”
林妤一直崇拜武侠剧里的大英雄,心想:陈慎长大以后不会就是那个带她走的大将军吧?
(本书持续创作中,请静待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