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正书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离不开水,亦害怕水。人因水而来,人的故事亦因水而来。
西方人源于诺亚方舟的故事,东方人源于大禹治水故事。
同样的大水,在西方人的眼中是神的惩罚,在东方人的眼中是自然现象。
诺亚的选择是带着自家妻儿老小乘舟而逃,大禹的选择是带着父老乡亲因势治理。西人的出发点是私,我们的出发点是公。
直到今天,东西方各层面上不可调和的冲突究其根本还是出发点是公还是私这个文化思维上的冲突。
公的思维是整体思维、长远思维,故我们首先考虑家庭、国家、天下、子孙、万世等;私的思维是个体思维、当下思维,故西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自由、利益、当下等。
思维亦如水,能承载得了生命也能葬送了生命。当我们看明白了这个文化思维上的区别的时候,到底谁该向对方学习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闫贵忠
【志正书斋】
有钱人享鸿福,有乾人享清福。鸿福、清福都是福。
大部分人是清福享不了,鸿福又享不上,只能是个没福之人了。
———闫贵忠
【志正书斋】
精神彰于乾,经济显于钱。终日乾乾者以精神为中心展开生活,终日钱钱者以经济为中心展开生活。
世界本来是阴阳两个方面,不存在谁对谁错,价值取向而已。
——闫贵忠
【立德树人】
为儿女准备房子、车子、票子……几乎成了这个时代家庭教育的主流思维。随这个大流的时候我们思考过吗?
稍作思考就不难发现,多少年后,我们的下一代孩子至少也得是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吧。当我们把本来应该他们劳心劳力的事儿全部代替了以后,他们的时间、热情、精力会用在哪儿呢?
一个男孩子一旦形成依赖爹妈留下的财产度日,一个女孩子一旦指望爹妈陪的嫁妆过日子,那他们未来的命运能顺吗?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是几千年来流传于劳动人民间的俗语,再看看汉高祖刘邦的故事,我们不难受到启发:养出一个孩子不吃分家饭、不穿嫁时衣的志向与骨气才是更久远的、改变命运的家庭教育!
———闫贵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