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当中,会有很多理论知识来指导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理论。
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感觉力不从心,方法用对了,孩子不配合。或者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家长瞬间蒙圈,不知该怎么办?
举一个例子:
昨晚孩子写了十几分钟作业后,喊我陪她写,说她无法集中注意力。我看了一下这么长时间就做了一道数学题。的确是精力不集中。
我欣然坐下,并脸带微笑鼓励她:行,妈妈陪你,那你专注的写吧。
写了两道题,孩子突然说,妈妈我给你出道脑筋急转弯。我连忙说:先专心写作业,写完再出好吗?孩子急切地:现在就出嘛,等写完我就忘了。就一分钟,我妥协了,和孩子互动了一个脑筋急转弯后,孩子十分高兴,写作业的速度明显提高。
我也在心里反思,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坚持己见,写作业途中不准和妈妈说话,有什么事,写完作业再说。但往往以孩子发脾气或者心情郁闷结束,不但影响了亲子关系而且孩子心情不好,精力完全集中不了在学习上。
心情好坏是和学习效率息息相关的。当心情好的时候,学习动机强,效率高,记忆力也好。所以我现在秉承和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后,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就像前面的脑筋急转弯,耽误了一分钟,却收获了二十几分钟学习的高效,何乐而不为。
孩子计划9点前写完作业,之后要做手帐。可是改之前的错题花的时间有点多,快9点时,英语作业还没写。因为第二天没有英语课,孩子果断不写了,第二天再写。我说:当日事当日毕,明天还有明天的作业。不一定有时间补今天的作业。孩子依然不愿意写,心思早就飘到手帐本拿了。我有点生气,想和她讲道理,又想发火。但我沉默的走开了,我说先休息五分钟吧。我到客厅静静地坐着,平息我的怒火。
心里重新盘算了一下陪孩子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今天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
重新梳理了一遍,我以亲子关系最重要为目的,和女儿和解了。同意了第二天再写英语作业,但是必须读一遍课文,她欣然同意,读得又顺溜又有感情,这是额外的收获。
我想家庭作业她最终都会完成,何必纠结今天明天,亲子关系一旦破裂,那可是后患无穷呀!
谨记老师说过的,还三权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犯错权。
当和孩子发生矛盾时,不要痛苦与当下的事,因为过几天你再回头看,就会觉得自己太较劲太较真,根本不是个事。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想想你的目标。
以目标为导向,去引导你的行为,做出适合当前事,当前情绪的行为。
不要追求完美,在心里给自己画一个及格线,达到80%或者90%都算完成。
记住:完成 比完美重要。
以上就是以目标为导向运用在家庭教育中的案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