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误读的《清明上河图》(下)

被误读的《清明上河图》(下)

作者: 暗夜使者021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18:40 被阅读0次

        今天继续分享曹星源老师的书《同舟共济》里的内容,其实通过《清明上河图》就可以看出来漕运的繁忙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富足,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画上的很多店铺和酒肆都是沿着河流建成,说明了它们也都是因为漕运而发展出来的,这样的景象也见于对北宋的记载,这些酒肆和店铺就是给流动人口服务的市场。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北宋的东京汴梁也就是开封,清明这一天开始暖起来了,天气好了,但是这个时候粮食还没长好,而去年的余粮吃完了,所以通常这个时候是没东西吃的。农村里非常饥饿,在古代社会,这是非常大的社会隐患,政府需要进行组织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按照北宋的节气和气候的考虑,决定在清明这一天打开运河通往黄河。所以这个时候很多船就在安徽那一带停着,一旦开闸,一两天便可以把粮食送到开封。

        所以说从深层次来看,《清明上河图》隐含着漕运解决饥荒的问题,保障了社会安定。那么为什么这一点一直没有被学者发现呢?作者做了进一步调查发现到了北宋的神宗之后,清明和漕运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了,宋神宗开始治理汴河,对它进行改道,这个工程完成后,汴河不需要关闭入水口,所以导致后来的人们都忘记了“清明”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通过画上的跋文,以及流传的几个版本的跋文,作者也发现了一些端倪,首先跋文说作品描绘的是繁华的酒楼,汴河和虹桥,这一点作者认同。其次,没有人说这件作品不完整,也没人提到后来流传的那个版本中的景致,第三,这幅画很可能是描绘宋徽宗时期的作品,最后没有人说是张择端画的,更没有人说他把画献给了皇上,还隐含了批评皇上的意思。

        在宋代有一种画叫今体画,画的就是当时最真实的人和风俗,所以很明显《清明上河图》就是一种今体画,然而今体画在徽宗时期就消失了,不再有人提了,因为徽宗喜欢模仿古代风格。而他的父亲,宋神宗也非常喜欢画,他还让著名画家郭熙用山水画装点了宫殿的墙壁,而郭熙的绘画风格和《清明上河图》很是接近,然而郭熙后来却不受徽宗待见,原因也在于此。这幅画描绘的时间最有可能是神宗时期的作品。

        在古代,画家通过画作表达想法的情况也确实比较少见,北宋文人崛起后才出现了借笔墨抒发个人情感的情况,《清明上河图》也显然不是文人画,而随便批评皇上的作品那更是会受到惩罚。宋神宗时期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

        我们都知道王安石变法,就发生在宋神宗期间,当变法到了熙宁年间,遇到了天灾,连续三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涝,百姓生活困难,但是税收又加重了,所以很多人背井离乡来到开封要饭。守城的小官直到神宗喜欢画,就让人把这情景画下来,并且通过经济军情的途径献给神宗,神宗看来立刻开仓解救百姓。

        然而事后神宗决定一个小官居然敢做这样的事,一定有人在背后指使,于是开始对大臣秋后算账,牵连了许多人被流放了,其中还包括神宗的岳父。也就是向皇后的父亲,向皇后无数次陈情才让神宗同意把她父亲召回,结果父女还没相见,她的父亲就去世了。神宗出于内疚就把他的岳父按照皇帝的礼数下葬了。

        《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个跋文说,《向氏评论图画记》说,《清明上河图》应该入选神品,是张择端画的。这个向氏就是向皇后的亲弟弟,而这件作品也是他向皇帝表示,尽管皇帝对不起我们家,但是向家依旧和皇帝是一家人。所以把以上线索联系起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谁都不知道张择端,因为这样的事情是皇后家族的秘密,别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画作的核心位置会有那么不和谐的场面,因为这幅画不仅仅表现了当时的清明盛世,更是隐喻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以上就是小编对《同舟共济》这本书的分享,希望能够对你有所收获。

        

相关文章

  • 被误读的《清明上河图》(下)

    今天继续分享曹星源老师的书《同舟共济》里的内容,其实通过《清明上河图》就可以看出来漕运的繁忙给当时的社会带...

  • 被误读的《清明上河图》

    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是来自于《同舟共济》,作者曹星源,是一位研究美术史的博士,在作者看来,学术界普遍认为《清明...

  • 被误读的《清明上河图》

    今天在得到中收听学习了《中国美术50讲》精选的节目。由著名美术史学者,鉴定家曹星原老师讲解的《清明上河图》。听了曹...

  • 创新只有在执行中才能产生灵感,不要希望一下子就有灵感,在执行中发

    读《被误读的创新》

  • 被误读的叛逆

    懂得判断一项行为是否属于叛逆很重要,对父母教育选择用什么方式去教育孩子非常重要。如果简单的理解为,不听话就是叛逆,...

  • 被误读的传统

    这本书立足于《周易》的辩证思想,试图廓清传统文化中被误读的诸多问题。其中,无论是通过字词辨析、典故溯源来深入辨析文...

  • 《被误读的创新》

    刚刚读完《被误读的创新》,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的确震撼到了我,让我对创新、创造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首先告诉我...

  • 被误读的“雅歌”

    在《圣经》的66卷书中,被称为人类歌中之歌的“雅歌”,是最为特殊的一卷,也是最被误读的一卷。反复地读来,我觉得最根...

  • 被误读的母亲

    2017年的立秋日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65岁。自此,我们六姊妹成了这世界的孤儿。 在我幼年的记忆里,家里经常...

  • 被误读的男孩

    幼儿园有一个老师眼中的调皮男孩,他把玩具丢在女生的脸上,还会违背老师的规则,爬到老师的转椅上,怎么说,都不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误读的《清明上河图》(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jd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