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坚持写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开始还有很多东西可写,可是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就觉得自己似乎江郞才尽了。此时如果再遇到工作生活中其它事件的干扰,就更有可能中断写作了。
在本文中,我将会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你,如何坚持写作并持续输出高质量的文章。

一、要善于积累素材
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坚持做到的人却不多。
很多人只是把写作当成了记录日常活动的流水账。在我看来,流水账其实是妨碍写作质量提升的最大因素。也许一开始写作的时候,流水账因为尚有一些真情实感在里面,也还不失生动。但是写的多了就会发现,来回来去老是那么点事儿,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始终在原地踏步,从而导致自信心受到打击。
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作者一定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不断地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提升自己的写作境界。
关于什么是素材,我上网简单查了一下,定义是这样的——
素材指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
我对这个定义做了一个补充。在我看来,素材其实可以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物理世界,另一个是信息世界。
对于物理世界的素材,也就是生活中的素材,我的经验是平时多走走、多看看,多跟不同的人接触,让自己的大脑放空,对事物始终保持好奇心,用这样的方式积累生活素材。

对于信息世界的素材,也就是互联网上的信息,这方面的信息其实是大大超出个人经验范围的。所以我们可以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信息,把学习和反思的过程记录下来,一方面提升自己,一方面也算是一种素材的积累。
二、提前完成第二天的写作任务
这个建议指的是,提前把第二天要写的文章写好,然后定时发送。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首先我要说明一个自己的体会,即:写作是需要灵感的。当灵感来临的时候,你可能一下子想到很多可写的方面;而当灵感消失的时候,你可能什么都不想写或者写不出来。
有鉴于此,我们就需要在自己有灵感的时候,尽量多写点内容储备起来,以便在没有灵感的时候保证自己每天都有内容输出,而不至于“为赋新词强说愁”。
另一方面,提前完成写作任务也可以为紧急事件留出时间缓冲。即便你因为工作生活很忙没有时间写作,或者忘记写作,当天的任务也已经自动(提前一天)完成了,这将会大大降低你的焦虑感。这种做法其实跟电费计价中的“削峰填谷”很像,都可以让波动变得平滑,从而增加输出的稳定性。
三、利用语音转文字软件快速整理自己的想法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同样的意思,当你用声音来表述的时候,其速度要远远超出用文字来表述的速度。所以声音是一个很好的整理自己想法的媒介。你可以利用语音转文字软件来快速记录自己的想法,这样就可以在碎片时间里,迅速记录下来大量的想法。而这样想法当中很可能就会有一些就你文章中的素材。
我现在的很多文章就是利用这样的方法写成的:先用语音转文字软件实时生成大段文字,然后再在电脑上把文字整理通顺,最后形成一篇文章。这让我大大减少了打字的时间,同时又保证了文章的质量。
四、保持热爱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我仍然觉得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只有热爱一件事情,才能让你真正坚持去做这件事情。当然,你可能一开始有的只是热情而不是热爱,不过这也没关系。我相信,通过运用前面三点建议并长期坚持,一定能培养出你写作的感觉,从而把热情转变为热爱。

我是Finger,关注心理学、儿童教育,以及人类数字化生存,喜欢写作,旅游,如果你对我的文章感兴趣,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