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凯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在学校人际关系良好,平时上课和作业都比较认真,在班级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去年的期末考试中,小凯的其它课程考试都还不错,他给妈妈说,这些课程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只有看到数学成绩后小凯很难受,数学没有考好是因为他认为数学上他比别人笨,因为有些数学定理总是搞不明白,即使他再努力,数学也学不好,成绩更是上不去。小凯还认为这次数学考试失利,是因为当天的阴雨天气让自己没有发挥好。
如果您做为小凯的妈妈,看到小凯因为数学成绩考得不好很难受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帮助小凯正确的归因,从而提升小凯在数学学习上的兴趣和积极性呢?
我们首先要启动倾听的模式,给小凯提供给一个情绪排泄的通道。
接着,就要帮助小凯对数学考试失利进行正确的归因。
我们来看一下小凯妈妈是怎么做的:1)小凯妈妈首先否定了小凯认为自己笨,数学学习能力差的消极归因。妈妈对小凯说:“你的语文和英语,还有其它科目考得都不错,从这些科目上来看,都说明你的学习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能力有问题,那么其它科目也不会考出好考成绩来,从这个方面来说,你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更加不可能笨啦”。经妈妈这么一分析,小凯也觉得妈妈说的很有道理,那数学考试没有考好,问题出在了哪里呢,这让小凯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
2)小凯妈妈接着和小凯一起分析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数学考试成绩。原来,小凯对于数学定理理解不透,导致在解应用题上,不能更好的应用到考试中。还有,在基础题考试时,有些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和理解,导致没有做对题。另外,有些题做出来了,但是由于粗心,有些数学符号写的不对,老师给扣了分。通过小凯妈妈的分析,小凯也认识到数学考试失利,根本的原因是在这三个方面,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主要是学习方法和认真程度导致的,而这些影响因素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这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说自己能力不行、运气不好、天气影响发挥等等原因时,说明他们把考差的归因到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上了,做为家长,我们要进行正确的归因指导。
我们要引导孩子看看是否有内部因素影响着考试成绩,这些因素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和掌控的,这就是合理的归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