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啃读者”(28)

“啃读者”(28)

作者: 青青_27e3 | 来源:发表于2018-03-06 19:24 被阅读12次

 

“啃读者”(28)

    阅读就是向文章提问,并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向文章提出问题的可以是老师,老师在学生阅读文本初预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也可以是学生,学生在细读文本、深入理解时自己提出问题。在阅读中就所读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有问题导向的阅读才是新教育所提倡的阅读,那种泛泛而读的不是真正的阅读。新教育的课堂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是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的一种畅所欲言,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结合文本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和老师进行专家式阅读,认真来研读文本,而非孩子式阅读——浏览。

 


    干老师特别注重阅读中的批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悟所感,读中的点点滴滴、滴滴点点均可以以批注的形式呈现。妙评妙批不仅是独特思维、独特感悟的再现,更是对文本的最深刻的见解。

    干老师的语文课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对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理解与感受在干老师的课堂上渐渐清晰起来。

   


    回视我们身边的课堂,常常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课堂缺少师生情感的共鸣。甚至有的课堂知识准确、完整的传授都不能扎实进行,那也就是说连第一重境界都达不到,我们真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提升自己。 先扎扎实实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慢慢让知识在我们的课堂绽放应有的光芒!

相关文章

  • “啃读者”(28)

    阅读就是向文章提问,并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向文章提出问题的可以是老师,老师在学生阅读文本初预设一些问题,引导学...

  • “啃读者”(22)

    阅读内容: 《新课程标准》及各类解读。 阅读摘录: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这对我...

  • “啃读者”笔记

    阅读教学中,写法决定读法,写法、读法决定学法、教法。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指出:“文艺的表现必...

  • “啃读者”笔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课程资源意识是当代教师...

  • “啃读者”笔记

    教学结构,从宏观上看不外乎知识性结构和情感性结构两大类型。知识性结构的课堂教学,基本遵循知识的掌握规律来设计...

  • “啃读者”笔记

    1.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

  • “啃读者”笔记

    评课不仅要让执教者有收获,也要让自己有进步,要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到专业成长与发展。评课者要通过评课,问问自己,...

  • “啃读者”(31)

    很多时候我们在叙事性作品的教学中,过多注重故事本身,而忽略文本所蕴含的其他的价值,究其原因其实是教师...

  • “啃读者”笔记

    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不会被忽略。这样的课堂尊重学生的最需要的需要之一:被引进一个比他们的经验和自...

  • “啃读者”笔记

    我们从来不缺少“语文知识”,我们真正所缺的,恰恰是以何种方式、何种策略、何种类化的模式传授语文知识,这种传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啃读者”(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mr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