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
二、异体诗的形式
《浅说》把异体诗分成五种形式:
1、双声就是同声母,叠韵是同韵母,四声是指诗的各句集中使用“平上去入”,此外还有全诗用叠字。只是古音和现在差异很大,古人的佳句现在读来也许拗口,但了解一点古音的知识就常有豁然开朗的感受。诸位如有兴致不妨拨冗,看一看《佩文诗韵》的韵部,下载个电子版方便搜索单字,但一定要有正式出版的韵书来做验证。
1)有一本《古音概况》(李新魁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讲古音的变化时,提到一则逸闻:
唐玄宗读《尚书》时,一句“无偏无颇,遵王之义”让他生疑,上下都用韵,可是这里的“颇”和“义”读来不和谐,所以把“颇”改为“陂”以求押韵。
《尚书》成于先秦,那时的语音是上古音,很多字已经不同于隋唐以后的中古音,明皇在这里臆断了一回。据《古音概况》介绍,唐宋时文人学士“改经”盛行,觉得古韵文的韵脚不和谐,则加以改易。直到明清以后音韵学大家辈出,上古音的研究褒然成帙,有些史上的误读才得以解题。
明皇读《书经》就是一个例子,“义”字上古从繁体(義)的“我”得声,读音和“颇”字很接近,本身是和谐的韵脚。只是如果还没有系统的先秦上古音研究成果,后人就难以找到解读的钥匙。
2)(1)《浅说》举例南朝沈约的叠韵诗句“偏眠船舷边”,取自《梁诗》的一则君臣联句。
后牗有榴柳,(梁武帝)
梁王长康强。(刘孝绰)
偏眠船舷边,(沈约)
载匕每碍埭(音带)。(庾肩吾)
六斛熟鹿肉,(徐摛)
暮苏姑枯卢。(何逊)
现在读起来各句的韵母不全都一致,语音只是近似而已,但可以想见当时古人的雅趣。“叠韵如双玉相扣,双声似贯珠相联”,这里语句的规律鲜明,就像郎朗的乐器余音。
(2)双声则有苏轼的七言古诗《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江干高居坚关扃,犍耕躬稼角挂经。篙竿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鸡狗惊(节录)。
在中古音里全诗都是一个声母,而诗的逻辑仍然清晰、跃动,可见作者的诗思何等灵巧,语言积累丰富。
(3)另外北宋梅圣俞有首仄声诗《舟中夜与家人饮》,全诗八句都用仄声字(四声):“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岂必在秉烛,此景已可爱。(节录)”按照中古音的读法,“席”是入声,这里的“暝”和“稍”读去声;“退”和“爱”字都归于“对”韵。
虽说没有音调高扬的平声字,但几种仄声组合也富于顿挫,铿锵有声,意境十分幽远。
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用普通话说:“就卖四个自动电话计费器吧”,念起来全是第四声,偶然一听,也会忍俊难止。
(4)元代乔吉的一首《天净沙》,全用叠字,也是《浅说》收集到的佳句。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
这是极致的叠字诗,而一般的是常规体例辅以集中使用叠字,读来已经悦耳且打动人心。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已经是横绝后世、情景交融,是教科书式的句子。
经典电影《新碧血剑》里,金蛇郎君对旧人念出叠字诗句,就产生奇异的关联,情节令人感怀。
2、回文诗也许是影响最大,也最喜闻乐见的异体诗。除了前文提到的苏轼七律回文诗《题金山寺钟》,《浅说》也收集了平仄严格的回文词,叠字回文,甚至还有精巧的回文连珠诗,清代永康的才女吴绛雪就有这样一副。
清康熙时靖南王耿精忠叛变,麾下总兵攻打浙东的永康,声言不献出吴绛雪就屠戮整县。女丈夫决死前往,救乡里于水火,在途中跳崖自尽,“捐一身而救一邑”。她的奇诗共四句,每句十言。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实际上它每句都是一首绝句,四句分别写春夏秋冬四时。比如《春》这一首:
莺啼岸柳弄春晴,平平仄仄仄平平
柳弄春晴夜月明。仄仄平平仄仄平
明月夜晴春弄柳,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
晴春弄柳岸啼莺。平平仄仄仄平平
也就是说,十个字的前七个和后七个字分别成句,且已经符合格律诗的要求,成了半首律绝;回文更是严丝合缝地完成这首格律诗,尤其这四首诗都是平起平收(和“朝辞白帝彩云间”那首的格律相同),首联两句的平仄并非完全对应,尾联两句则工整得相对,这样的奇句竟然在回文时同样工整,真称得上奇思妙想。
这组回文连珠诗句各自成章,格律端谨,意境也没有任何生硬的痕迹,意趣盎然,韵味无穷。
(未完待续)
敬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不熟的果实最好(ID:bushideguoshi)
本号文章皆为原创,微信以外平台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