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比兴小探

作者: 狂爱水煮鱼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1:02 被阅读519次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唐)孔颖达《毛诗正义》

    这些天把这句话,翻来覆去看了数遍,似懂,非懂,百度了很多关于赋比兴的解释,想要搞懂这三用。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待我来一探究竟,先探《诗经》再探他处,探一探“彼三事”是如何成就“此三事”的,何处是赋?何处是比?何处是兴?比的又是何事?

    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是铺陈、排比的简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也常与兴一起用。

    [诗经小探]

    《桑柔》中“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忧心慇慇,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靡所定处。多我觏痻,孔棘我圉。”直接叙述,直接感叹国之乱,生不逢时,忧国忧民之情。

    《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用的就是赋。直接表达爱情。

    还有《七月》中也是直接用赋,从七月说起,逐月展开,直接叙述了当时劳动人民全年的生活和农事之状。    

    [他处再探]

    赋的用法在今天非常普遍,随处可见直接表达,直接叙述的例子。如: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余光中的《乡愁》中也是用的赋的手法,铺陈排比,表达思乡之情。

    比是指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以彼事比此事。当一个道理不方便直接说出来,或是说出来也不太容易理解,古人往往就会用类比的方法,用一件更便于表达、更形象、更方便理解的事物来比。比的在古代诗文中非常常见。

    [诗经小探]

    《桑柔》第一句:“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以桑为比,桑树本来很茂密,荫蔽很广,但一直摘采剥落以至稀疏,无荫可敝。用来表达百姓们受剥夺之深,不胜其苦。

    《硕鼠》中全文用比,“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用硕鼠之贪婪可憎来类比剥削者的贪得无厌。

    [他处再探]

    古代贤士在与君王论道、劝谏之时常用故事也比,使人更易接受。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晏子使楚的故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来比,用以说明只要环境改变使得物性改变的道理,既回敬了楚王,又不失体面,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再比如春申君在说秦王书中提到的“趯趯毚免,还犬获之。他人有心,余忖度之。”和“狐涉水,濡其尾。”也都是用比。

    很多寓言故事里,也都是在用比这种手法。

    这个就太多了,猴子掰玉米、温水煮青蛙、农夫与蛇,等等。都是用简单的事物来类比想要说明的人生哲理。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我的理解,兴和比的区别是:比之物与后面想要说明之物一般是相通的。而兴起之物和后面要咏叹之物并无绝对的关联性。

    [诗经小探]

    《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燕燕》中的“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都是起兴之句。

    [他处再探]

    《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相思》中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赠汪伦》中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这些都是起兴之句。

    赋比兴的手法,在《诗经》中,常穿插运用,一篇作品中,可以同时有赋比,也可以同时有比兴,甚至赋比兴都用。

    我的思考:

    自己在写文章时,似乎更多用的是赋,用铺陈、排比之法叙述一件事,一个道理。在赋比兴小探之后,我发现,比兴的方法更为婉转,更有内涵,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印象更为深刻。以后要刻意练习多用一些比兴的手法,特别是比,应该能让文章更具魅力,更有感染力。

    在和孩子和家人的沟通中,也可以用比,有时候,我们喜欢跟别人长篇大论地讲道理,其实别人未必听的进去,而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比,用一个小故事来讲,对方可能更易接受。当然,也要考虑情境以及和对方的关系,否则,对牛弹琴,画虎不成反类犬也会达不到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赋比兴小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mw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