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清啸说教育
这点产品思维,做教育的已欠缺了多年

这点产品思维,做教育的已欠缺了多年

作者: 清声啸谈 | 来源:发表于2018-01-10 19:35 被阅读44次

    究竟什么是产品?我们把他归纳为:能通过体验满足某种需求,或带来某种预期的东西。产品有三个关键词:体验、需求和预期。

    我们先来看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早已习以为常,却反人类的产品设计:我们身边都会有这样两孔不能同时通电的插座;还有中国式盲道——让残疾人更加残疾。

    那在教育上有没有这样普遍存在且早已被接受,但却不太合理的“产品”呢?

    曾经看过一篇河北衡水中学的报道,学生每天起床后要进行晨练,要求在排队等候的时候,带上书不浪费一分一秒的学习。在跑步的时候要步伐一致,前胸贴后背,不能有太大的间隙,此类的规定不一而足。这种高考工厂只对升学率负责,谁管你反不反人类呢。

    我特别好奇现在大学里的市场营销学课程,用的是哪一年的教材?有多少老教授年复一年地念着那基本不变的PPT,最多换一届学生改改案例,让学生饱读基本无用的知识后进入社会。

    所教的课程如要提升学生满意度,应该充满趣味性,可现实是知识性永远是第一位的,至于有没有趣味,看你造化能不能遇到一个风趣的老师了。

    ……

    当我们问“教学”是一种产品吗?如果能认同开篇所说产品的定义,我相信很多人会回答“是”,但如果是产品,不应该不断的优化,带来更好的体验,满足更高的要求吗?为何有如此多的僵化的条条框框,多年来一直大行其道?我想你我之前都没有正视过这个问题吧。


    先把体制内的教育抛开,我们来聊聊几点教育已欠缺多年的产品思维。

    (一)用户需求

    谈产品思维避不开的首要问题就是需求,谈需求就避不开以用户为中心。

    我们教学的大纲和内容往往来自于哪里呢?基本就三个来源:

    1.有国家指定教材的,来源于专家委员会,打开这类教材的扉页,赫然写着排名不分先后,紧跟着几十个专家的名字。而这些专家提供的素材来源也不外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天下文章一大抄”;

    2.有些较新兴领域的教学内容,比如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技术等,还没有形成国家级的行业委员会,那就要向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产业或企业要内容了,由这些相关领域内的顶尖企业去制定行业标准,提供教学内容;

    3.最后就是“民间力量”了,知识品类无边界,三人行必有我师,众多的细分教学领域里面有着众多的行业大咖、资深人士,积累起了丰富的经验、学识和教研成果。这灿若群星的文明硕果打开喜马拉雅、得道APP、百度传课、网易云课堂等知识社区,就能窥见一斑了:孙宇晨的《财富自由革命之路》、马东的《好好说话》、大锤的《教你如何十倍速读》、蒙曼的《品最美唐诗》等等。

    可是我们发现这三种教学产品的需求来源都好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他们自己就定了,说好的以用户为中心呢?

    可能他们在确定内容的时候已经基于过往的经验做过需求调研,可我们感受不到;

    可能你会说知识是专业和权威的,无需询问受众的需求,可知识都是象牙塔里的科研项目吗?不还是要我们在应用中去产生实际的价值;

    可能你会说知识的品类广阔无边界,学习者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要在已有的内容之中选择就好。这就是多年来我们一直接受的现状,他真的无需改变吗?

    我们还是回到教学也是产品这个共识上来,产品的关键词就是:体验、需求和预期。

    作为教育培训机构或老师的我们,要想在培训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与同行产生区隔,给客户更多选择我们的理由,就要打磨好“产品”,这三个关键指标至少要有一个作为利器在手。

    1.我们先来看“体验”

    体验可以是一种教学的流程、服务和获得的感受,我们的教学能给学员带来独特的体验,能让他有用户至上的感受吗?这里我想起了罗振宇曾经开玩笑的一句话:我是消费者,就应该像以前皇帝请太师一样,你过来跪在我面前给我讲。

    创造好的体验我们来看樊登读书会的一个例子,“keep learning,每年一起读50本书”是樊登读书会的slogan,由樊登老师基于书籍给会员做知识的分享,但并不局限于此,浙江分会曾组织过一次“挑战樊登”的活动,让会员在微信群里语音分享自己所荐读的书籍,两天的报名成果就将活动延期到两个月之后了。另外他们还会定期在周末组织线下的会员专题分享活动。这些我们可以理解为活动运营,同时也是为用户创造独特体验的过程。

    那有没有创造的独特体验,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用户呢?有的,当你带来的教学体验或方法是独特唯一,并被证实真实有效的,你就有底气对用户说:被瞎BB,跟着老师学就对了。这种的例子像李阳疯狂英语的“最大声、最清晰、最快速”,张敏的“单词蜂巢式记忆法”等。

    2.再来看“需求”,这里说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的教学内容。

    如果我们的教学内容来自用户认可的专家权威,比如引进的是牛津大学的教材,犹太人的财商智慧,我们可以不去做用户需求的调研,反正有很多人愿意买单。但如果不是,就别总自以为是,去把这点欠缺的产品思维补上吧,听听学员的心声。

    有一个教学网站(没付我广告费就不说名字了),做了一个“心愿单”的功能,学员可以来出价提交自己想学课程的心愿,其他的学员如果也想学可以给他点赞支持,当支持人数达到一定的量,能讲此内容的老师就可以考虑帮他完成心愿,按需授课了。

    Edusoho网络课堂里面也有一个体现尊重学员需求的功能“云搜索”,不光能全站搜索课程、教师、小组话题和资讯,后台还可以针对搜索数据做统计,被搜索最多的内容是学员最关切的,可以优先排入授课计划。

    3.最后就是“预期”了

    预期是去引导、激发学员的强烈向往,为什么会有众多的苦行僧心甘情愿地饱受折磨,因为他们深信“成佛”的预期。好的预期塑造和管理能力可以让学员愿意牺牲眼前的需求和体验,比如“灵修”(my god,其实我根本不愿提这个例子的)。再或者家长和老师经常说的鬼话“考上大学就好了”“等工作后就好了”。

    塑造预期不要被误解成了盲目许诺和忽悠,而是要给学员正向的引导。


    (二)产品和项目

    资深一点的产品经理应该都会有负责项目的经验,做一个产品和做一个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是很类似的:获取需求、需求分析、形成最终的需求文档、调配人员、设计模型、开工、测试与迭代、上线。

    那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1.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

    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长,关注的是从规划到制造,再到最终维护和消亡的整个过程。而项目有特定的目标,往往通过验收就表示项目的生命周期完成了,周期较短。

    2.从具体要做的事情来看

    产品会注重修正与迭代,追求持续的改进和最优体验。而项目在开始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有计划与控制的边界。

    3.从产出物的角度看

    产品是通用的,可以批量生产,以有限的资源去满足能有更多回报的需求。而项目是定制的,一次性地开发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比如找裁缝定制一件衣服,对裁缝来说是一个项目,会当面沟通需求,做完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如果这个裁缝是个设计师,他设计制作的衣服被某服装品牌商看中了,纳入年度新款计划去量产,这就是做产品了。

    我们做教育常常会有类产品思维,开发课程,授课获取反馈,持续优化。但就这些也往往是授课老师的个人行为,很多培训机构还做不到从整体的角度把课程规范化、课件标准化,而老师是流动和相对不可控的,这样培训机构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品牌优势。我常说很多做教育的就跟中国北方赶大集卖菜白的没什么区别,哪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市场调研和商业计划啊,反正是个刚需的红海市场,找个位置用麻袋往地上一铺,就开卖了。

    至于教育的项目思维就更少了,首先是因为没有那个能力去满足个性化需求,传统教育本来就是个边际成本很高的事,我恨不得一个老师能教一万个学生,你还让我去个性化。但现在互联网技术能帮助我们进行教学项目的运作,像近两年火起来的51Talk、VIPABC所倡导的小班课,一对一教学,给每一个学生量身制作学习计划,这个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完全在于他自己的掌握程度,如果学习吸收得快,别人上一学期的课他完全有可能一个月学完。这是技术带来的教学思维和方法的改变,进而改变的是教与学的关系,个性化和项目制会越来越受追捧。

    除了服务能力,导致传统教学项目思维欠缺的另一个原因,还是因为你是卖白菜的,商业能力没跟上,没有对用户进行分级管理,没有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多维度的设计,这个等一下第四部分我们再谈。其实很多培训机构已经在做项目运作了,像某些英语培训机构办赴美夏令营、互联网安全攻防大赛等。

    互联网安全攻防大赛

    (三)老师更是产品

    我说大家都是出来卖的你会不会不爱听,你以为老师能把自己卖出去很容易吗?

    新东方前后走过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教师“套路”,一开始是突出个体,打造名师,这些老师可是一个比一个会卖啊,后来发现不行,这些老师出名了都跑了,罗永浩去卖“锤子”了;古典搞职业生涯去了;李笑来炒起了比特币;郑仁强被YY旗下100教育收入麾下,后来又被免职;陈向东创办了跟谁学。于是现在新东方又搞课程标准化,淡化老师个体的作用,你要是离职了,我过几天招个老师来接着能教。但实际上我认为这是为满足集团管理需要作出的决策,并不是基于市场的需求,市场上对这些优秀又具特色的名师的需求,来几个军团都不嫌多。

    作为培训企业和个体老师,一定要从产品的需求、制作、包装、迭代的角度去考量老师自身的打造,你不是知识的搬运工,你更是承载和展现知识的发光体。我们看看秋叶、吴晓波、李笑来、孙宇晨、叶武滨这些人,哪个不是把名字打造成了商标的产品。

    这样可能有培训机构的老板不愿意了,这不是走新东方的老路吗?我告诉你不愿意也没用,这是趋势,名师能从新东方跳到跟谁学开课,又从跟谁学出来自立品牌,就说明人往高处走,约束不住。未来员工和企业的关系都不一定只有雇佣关系,何况追求人格化魅力的老师。作为老板要有众包思维,还有你的第一客户可能不是掏钱买你课的学生,而是这些老师,先想想怎么满足他们的需求。


    四)产品定位

    既然是产品,就应该有他战略意义上的区隔,像部队中的武器,什么是用来做防空的,什么是用来做精确制导的,什么是用来专打航母的。不然就会出现以下这段对话:

    问:你是教什么的?

    我:我是教K12辅导的。

    问:你都有哪些课?

    我:语文、数学、英语。

    问:你的课有什么区别?

    我:没啥区别,就科目和讲课老师的区别。

    今天我们就谈一个基于利润和销售额的产品模型,学过营销的可能见过这个模型,但是很多培训企业并没有把他应用到教学产品上去。

    波士顿矩阵

    大熊产品:多为客户第一个感受的产品,现金流高但利润薄,目的是提供给客户超值的体验,鼓励客户消费金牛产品等。所以,一家企业的大熊产品,一定是这家企业的拳头产品,必须是高质量、高满意度。此类产品更多让利于代理商、销售机构、员工,高提成比例,以最大限度追求客户数量。

    金牛产品:为企业现阶段拳头产品,即利润、现金流均较好的“双高”产品,是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其奖金、提成要具备吸引力。

    瘦狗产品:现金少、前景好的产品,目前消费客户数量较少,但将是企业未来的利润核心点,是企业的战略性产品。

    花猫产品:销售额低、利润也少的“双低”产品,多为附加产品或赠送类产品,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客户满意度,公司可以不追求利润。

    其实很多培训企业已经有一定的课程分类了,像体验课和公开课,吸引学员,保证满意度;名师课堂或示范课堂宣传造势,打造品牌,但还可以做得更加精细。

    我们来以一家国内做人力资源培训的企业为例,展现一下这个模型的应用:

    大熊产品:他们的大熊产品是两门讲《薪酬设计》和《组织架构》的课程,这两门课被设计的非常成熟,对企业客户的痛点早已拿捏得很到位,干货十足,定价在688元/门,只要来听的企业老板或人力资源负责人基本都会很满意,而688元的售价,其中有500元都是给到销售人员的,企业不赚钱,只为获取更大的客户基数。

    金牛产品:一旦听大熊产品课程很满意的客户,就会被引导去购买整套人力资源的系统课程,包括组织机构图、工作分析表、薪酬管理、绩效管理、招聘管理、生涯规划和培训管理。这全套课程能系统化地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的问题,除了授课,还有专家帮企业形成可落地的文本方案。这一个金牛产品售价十多万/两人。

    瘦狗产品:是这家培训企业打造的企业大学,不光局限于人力资源的课程,营销、财务和亲子课程都有,全套课程数十万一个人。

    花猫产品:销售额和利润双低的产品是一些免费的课程、书籍,作为赠品送给客户。

    产品思维其实是互联网企业兴起后才流行的概念,但具体的一些做法在传统企业里就已有所应用了,对于我们教育机构来说,这既是传承,也是跨界,更是趋势,所谓大道归一,有所掌握也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帮助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点产品思维,做教育的已欠缺了多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qa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