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
《论语•述而篇》||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篇》||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作者: 唐古拉的呼唤 | 来源:发表于2023-01-15 21:05 被阅读0次

    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意:
    孔子说:“把我称作圣人和仁人,我怎么敢当!不过是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满足,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弟子学不到的。”


    圣者,大而化之。美德广播,能够教化天下,化育万物者为圣人。仁者,心德纯正,朱熹说,“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

    而从孔子此话中可以得知,在当时信息传播不发达的春秋时期,他就已经在当世被称为圣人和仁人了。一般来说,如尧舜、周文王诸人都是被后代尊称为圣人的,孔子还在世就已经有如此名望,可见他的影响力。

    当时交通不发达,讯息传播不畅,但因为他周游列国,面对的人物各层次都有,本来他就是传播自己的儒家思想,仁德的根本,他的才学自然也被各国的人士所了解,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但他的才识是各国人士都认可的。

    另外就是他的学生之众,三千多弟子,其中十哲七十二贤,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与他一起生活、学习、相互讨论问题,言传身教之下又走向不同的位置,自然也使孔子更令人周知。

    孔子在这里说,说起至高无上的圣人与仁德美好的君子他还是有所不及的,但是一直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去体悟。

    前面有章节孔子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这里意思是一致的:做起事情来不知道疲倦,教导别人不知道厌烦,其实这不正是智者与仁者的表现吗?孔子虽然对圣人仁者觉得自己不够格,而对于他屡屡提及的这两者,对于自己他是给予高度认可的。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都是对自己的要求,一个是针对自己的学识,道德修养的提高,就在于做事情不知道厌倦,保持热情与关注,没有厌烦之心 ,只有对无涯学海的深深探究。一个是教诲他人不知道厌倦,不急不躁,平常心待之。我们对自己家人的问题还常常觉得厌烦,没有耐心去回答,孔子对于求教者的这种态度不就是他仁心的体现吗?

    “然不厌不倦,非己有之则不能,所以弟子不能学也。”孔子的不以为然,却恰恰是弟子们都看到也认识到,但偏偏做不到的细微行为。自然也是孔子可以自傲之处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述而篇》||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ro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