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都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共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残缺掩过看愈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康熙十年,中国词坛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年,当时著名的藏书家、词作者周在浚来到北京城,住进了朋友的别墅秋水轩中。京城许多文人雅士特地来拜访他,其中就有柳州词派盟主曹尔堪。“见壁间酬唱之诗,云霞蒸蔚,偶赋贺新凉一阕,厕名其旁。”曹尔堪在别墅中闲来无事,在园中散步乘凉。看到一侧墙壁上有写的许多惆怅的诗词,找了片空白之处,写了一首《贺新凉》。确切的说只是写了上阙,等待有意之人填写下阙。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来到秋水轩的名士们纷纷来了兴致,都要在此填写一首《贺新凉》来与前人唱和。文人们默许了唱和规则:都使用同一个词牌名《贺新凉》,每处韵脚用字都采用曹尔堪第一首词的字。这种规则称为“步韵”,是和诗中最难的一种。文人相互,最喜爱的就是曲水流觞,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秋水轩正好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参与唱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争先展示自己的才学。京师一动响,全国的文人墨客都安奈不住,纷纷写词寄送过来,参加这一盛会也显自己才学之能。
时光如白驹过隙,纳兰容若渐渐接受了表妹已经离开他的实事。时间真是一剂良药,无论欢乐还是悲伤,相逢还是别离,总把一切变成过往,然后变成淡淡的回忆。芳菲的岁月,有过无数的欢乐,有过无数的悲伤,也有过无数的誓言。现在,一切都变的那么安静,安静得让人听到一片秋叶飘零到地面的沉吟。纳兰也是如此,在他十七岁的年华,生活还要继续。
这一天,纳兰又去广源寺上香,去寻求内心的慰藉,远离尘世的喧嚣。黄昏时分,纳兰容若走到广源寺的后院,几个漂亮的女孩子在在谈论什么。声音清脆悦耳,好似天宫传来的银铃声。纳兰走近,如同飞入花丛的蝴蝶,听清了他们在谈论的正是秋水轩唱和。
纳兰自然也听说过这一词坛盛事,用什么词牌,韵脚都有那几个字,纳兰也是了熟于心。心中也默默的填过几个词句,只是没来参加这个盛会罢了。那些女孩子满心崇拜的谈论着自己喜爱的词人,并能背诵几句或者整首的诗词。纳兰在这些声音中,忽然听到了让自己觉得非常舒适喜爱的声音。如清风入耳,如细雨沾衣,如三月暖阳。
声音的主人是一个优雅大方的女孩,服饰素雅却因性格恬静、相貌精致又温暖一下子就进入纳兰的眼睛。这种美丽却又平和的气质,让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暖。她似清池中的莲花,让纳兰顿时觉得生活似乎美好了起来。本来只想听一听的纳兰,忍不住走的更近了,朗声说道:“你们说的是秋水轩唱和吗?词牌是《贺新郎》,韵脚是卷,遣,泫,茧,浅,展,显,扁,犬,免,典,剪,是吧?”
女孩子们先是一惊,然后咯咯笑了起来。纳兰却不知她们为何发笑,难道自己说的不对或者身上有脏东西吗?女孩们看到如此俊雅的男孩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里想的是肯定是被我们吸引过来的。这些,十七岁的纳兰还不能理解。文人谈到唱和,并说出他的规则。在当时的惯例,自己也是要应和一首的。
女孩中有人说道,“你也要填一首”。她们内心里也盼着眼前秀气的男孩,能够展示一下自己的文墨。纳兰讲眼神落在了那个吸引自己的女孩身上。女孩着一身白衣,很安静,眼神里却是期待。纳兰慌忙将眼神移开,这时却已是成竹在胸。
那一刻,她是天,是雨,是长空,是海树,是他一切的灵感。
纳兰片刻后吟词一首《贺新凉》: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都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共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残缺掩过看愈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词中的梅花很美,但当时却正值夏天,那么才子说描绘的又是哪个美人呢?在场的女孩都希望自己是这位多情才子笔下的“梅花”,答案却无从得知。她们应该猜的到这是明府的大公子纳兰容若,却猜不出纳兰心思。
纳兰离开的时候,他视乎看到了那个女孩脸上不舍的表情,淡淡的,但还是被纳兰捕捉到了。纳兰心想:也许,她能猜透我的心思,那首词中的梅花就是她啊。男孩总是那么自以为是,女孩总是那样温柔多情,四百多年前的古人也是如此吧。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那一天的纳兰格外的高兴,在这样大的唱和中留下了自己的诗作。似乎有些什么让自己更加快乐,那个女孩的清新婉约、素白又美丽的衣着真的是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啊。
情之一字,奇妙如凌空飞花,深刻如滴水石穿。一次初见,能成就一生欢喜;回首时,却变成一世忧愁。
十七岁的纳兰,已经经受过刻骨的离别之苦。却不知,从今后,更加悲痛欲绝的离别才刚刚开始。
十八岁的玄烨,立后已经六年,选秀女已有三次。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你的支持是我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