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究竟为谁而写?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霖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曾经和闺蜜聊起纳兰容若的这首《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闺蜜说她看了一本纳兰容若的词传,言这首词为纳兰拟沈宛的口吻而作。沈宛是纳兰最后爱过的一位红颜知己。当时我很肯定地和闺蜜说,沈宛是纳兰的知己,她应当懂他的难处,不至于怨恨纳兰喜新厌旧,抛弃沈宛。以纳兰明珠的处世原则,必然不会允许儿子纳一个汉人为妾,那时候,明珠的仕途如日中天,清朝有律令,满族旗人不可娶汉人为妻,他定不会允许儿子去触这个霉头。而沈宛又是怎样冰雪聪明的女子!看来,我当时关于沈宛对纳兰的懂得,是相当有信心,对纳兰人品的信心也可见一斑。
苏缨《纳兰词典评》中关于这首词的观点,认为纳兰很可能是为某个友人而写。其中最主要的证据就是这“拟古”二字,另外有的版本词题中还有“柬友”字样。目前,身边没有资料可以加以考证。起初,我也比较倾向于这个观点。
这几日,脑子里一直浮现这首词的后半阙:“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霖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其中引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典故。骊山即长生殿所在的骊山。马嵬坡前,唐明皇最后为保皇位,不得已赐杨玉环几尺白绫。事过,唐明皇皇位旁落,他的愧悔、伤痛和思念可想而知。某个雨夜,巴蜀栈道,唐明皇听闻铃声,想起擅长歌舞的杨玉环,百感交集,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雨霖铃》。这种情形,和纳兰无力留沈宛在身边,是何其相似。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连自己爱的人都无力保护,那是怎样一种伤痛!想起这些,我现在倒更倾向于,纳兰是为了抒发自己即愧又悔、无奈又悲愤的心情,而写下这首词。以他习惯直抒胸臆的特点来说,颇有可能。 如果是这样,前面那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当作何解?或许,明珠设计,让容若以为沈宛的离去,是因为沈宛变心?后来知道真相,方悔悟自己错怪了沈宛?沈宛是纳兰的超级粉丝,对纳兰的身世种种,沈宛在与纳兰相遇之前就加以关注的,而纳兰对沈宛的了解,肯定不及沈宛对他。
事实如何,今日的我,无以考证,只能妄加揣测了。
接下来,还是想说说李杨的爱情,唐明皇和温莎公爵如何能比?后者是真的爱美人不爱江山,而唐明皇在马嵬坡,选择的是江山不是美人!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长生殿!谁得以长生?肯定不是杨玉环!当初,可以不顾世人的眼光,开展一场乱伦之恋,那不是勇敢,那时候他唐明皇是老子天下第一,他可以为所欲为。
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的美好,是真实存在,也是距离产生的美。因为不了解,所以一切只是初见的惊艳,看到的只是你的好。而之所以有后来对“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叹惋,一方面是距离美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是当事人失于坚守。例如李隆基,曾经是怎样的一个明主,只是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一无所有时的打拼,很多人表现得精彩。只是志得意满后,如何做到始终如一,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当初打拼时的斗志,许多人做得并不好。唐明皇若不是失了江山,如何会失去美人?到时候,恐怕面临失去的是杨玉环。
咱不说唐明皇这样的一国之君,离咱们老百姓太远。这会想起渡边淳一的《失乐园》,男女主人公最后选择死来维系爱情的美好,确实令人扼腕!书中男主、女主有勇气开始一场婚外恋,却没有勇气面对日常婚姻生活对爱的消磨!
所以,与其叹惜:“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不如想想如何经营自己的每一天,怎样让自己的生活永远保持初见时的明媚鲜妍;不如多修心历练,不迷失当初最真、最美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