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臻知夏
图/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网络世间万物,各有特色。指都有所长,更何况人于环境之下的蜕变?
那种差异根深于骨里,即便外在诸多声音反复告诫,仍是以一种执着而沉迷于固有的思想为之。
而有些人却一反常态,开启了左右逢源的新生活,以一腔饱满、殷实的热枕做着他们认为发光发热的事业。
当一道道闪着璀璨的舞台灯光对准与其一众台前的特写,当他们身披红巾,面戴容光的喜悦笑脸背后,或许于前不久,还在另一个觥筹交错的迷离之地,上演有别于如此正式、义举的反差。
人的多面性,益于社会交往,当然,也碍于关系的深入。
黑与白的界线,从来都是还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思维。除了它们,中间地带——灰色,依然是人在面对事物、人与人之间相互探索时经常带入的自然之地。
人都有模仿的本能,看到进取向上的力量,亦想与其靠近,希日后能成为与其相似的同人。这种积极的思想,从心而外,在行动力的外在彰显下,发挥无穷的动力。
让生活的朝向于内心所盼,让自尊与成就满足于人之所需。
于是,当那些所谓的功成名就与鲜花、掌声交织,当那些本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被大肆渲染之下,原有被推崇的道德伦常好像少了些什么?
再好的东西被美化之后,原有的面貌也就失真了;再失真的人,经过包装之后,看起来还是多了表演的成分。
只是,当局者迷。
他们在台前依然热情不减,依然将谦卑运用如常,依然将道德挂之嘴边。
被光映照着的脸,在岁月的洗礼下,眼角重叠着的纹路却是真实地记录着那些年经过了的青春,与中年期的照面,与夜的回荡,与酒色融为一体的往昔。
匆匆过往,抓不住时间的流逝,就让那些美誊因着成就而存在;就让那些消逝的热情从另一处易获的追随中重新掌控。激情从来都是一处消减,一处重拾;目光从来都是那些被堆砌起来的平衡给予。
有人说,在意别人的评价,其实不是真正在意别人对其看法如何?而是害怕在别人的眼中看到一个糟糕、不好的自己。
于是,在自认为的相互平衡点,在达到自我认定的一定社会地位之后,那些藏于身体里的欲表现因子纷纷急于探出头来,做着原始地冲动。
道德也就顺理成章地为其所用。
台前道义出口成章,台下现之常态,伪于内外。
人说,“相由心生。”
人的面相在心之所真里,亦能从中读出些什么。只是,台前的人总认为,台下的看客始终看不到所见。
风光无限,其实只限于表演者的观念,他们替代了大多数人,当然也麻痹了自我,陶醉于当下。
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类的财富,亦是人为之底线的根本。
如若两者相割裂,终究只是它是它,你是你。更会让人产生,好物被亵渎的可惜。
修行在人间,少一些作为论道的虚浮,多一些实实在在的内在修行。
很多人以为读一些《道德经》,就不同于寻常人,就与那些学者的思想契合,恨不能以此来标榜自己的品格。
有些人沉醉于上流人士的媲美,纷纷加入其队伍。一月举办多次的学习讲座,好像财富如若不以此体现,亦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人说,越缺失越表现。在某一方面越是特别在意,越是将专注力放在其上。缺失需要相同或相似的来补充,后者添之为助时,缺失者亦能从中获得肯定,获得足够多的安全感,自尊感一一重显。
理解了人之深处,越发觉得人性的软弱。
那些在台前被五光十色所关注的人,倾力表演与其相匹配的戏码,其用心之全部,感动了自我,是否亦感动了他人?
或许他们在意的仅仅只是自己,哪怕褪却了舞台的美景,现实生活中做着与道相违之事,在他们看来,那只是人生中的一个不同风景,不足挂齿!
因此,可高歌起舞,歌颂古人智者流传下的传统文化,亦可自内而外,领略自创的"独门修行。"
寻求内在的一致性和平衡性,是真实状态的自然,内外不一,长久而为,伪的也成了真的,到最后,真伪都变得不重要了,因不知它到底是表演还是自然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