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大数据工程学院 苟玉桢 2021402241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为了加强对结核病的了解,医检全体成员展开了“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合流行”主题班会。
结核病,又叫“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以侵害人体的各种器官,以肺结核多见。侵入不同部位表现不一。结核病的病状比较隐匿,不典型,归纳起来全身结核病中毒症状有低热、盗汗、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月经不调。
药物治疗是结核病治疗的基石,相比其他类型细菌感染,肺结核治疗可能需更长的时间。对于活动性肺结核,须服用抗结核药物至少6~9个月。具体药物和治疗时间取决于患者年龄、整体健康状况和耐药情况等。当患者出现对一线药物的治疗耐药性时,须更换为二线药物治疗非耐药性肺结核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B)、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M)五种,这五种药物被称为一线药物,对80%以上新感染的肺结核患者治疗都有效
对于如何防治结核病,首先提供预防结核病的教育,如咳嗽礼仪。避免与肺结核患者接触,特别是在封闭和拥挤环境中。若接触不可避免,则可使用适当的呼吸防护装置,如面罩。对肺结核高危人群或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的个人,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以尽早发现肺结核患者。疫苗接种和预防性化学治疗对预防肺结核也有重要作用。
对于结核病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防护工作,避免感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