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霞 8月28日)
今天,闺蜜大发慈悲,给我治病。过两天我得去找她一趟,巩固一下。
事情是这么回事。
最近我总是在微信发图,展示自己参加学习培训的事。大部分群里的亲戚朋友都会积极赞赏和鼓励我。但是有一个除外,是闺蜜。
大家看到的大概是我积极上进、热爱学习的一方面,大家没有看错,我确实爱学习。但是以闺蜜对我的了解,她知道我病了,啥病呢。
病在自我感动,病在把善良和乐观作为生活议题,病在不断学习迟迟未行动,病在一种“想得开”的消极人生观。
“善良和乐观,只是做人底线,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有的。智慧和创造才是价值。错把底线当价值,人生必定暗淡无光,自我感动。”
闺蜜这几句总结太精辟太扎心。我问她关于穿衣打扮、关于时尚的问题,她给我甩来一句“要读懂时尚首先了解欧洲工业革命进程,时尚的基石是社会变革。”
看到她这么解析,我表示头疼。她告诉我,这是中学就曾学过的。闺蜜直接点评:你就是那种学了只为应付考试,对人生没有深层次触动的人。
哎,如果是面对面聊天,我就直接去掐她了,因为她有学问,文采又好,我说不过她,只想动武力。
更戳心的话还有,“希望成功,感动自己,其实是本能,不需要学。”
“所谓自省和反思,也是要到达人与社会的关系,才算有意义。只感恩和鼓励自己是没啥用的。”
处于出口成章的人,我肚子里的料不够,只能“嗯嗯嗯”。
我知道她有多了解我。一寸光阴一寸金,她只是想让我脚踏实地的工作和生活。
以治病为主,顺便闲聊,最后,还不忘推介学习的app给我。
她问我:“美学史、艺术史、服装史,你哪个比较了解?可以就那个方向再拓展阅读。”
哎呀,都不了解,我先选一个开始吧。(她不想掐我,但跟我聊天很伤肝。)
我搬家到c城后,很少见面,她在北京,跟现在身边朋友,一起看书写书写诗。我这几年停滞不前,活该被她骂。
不过,这年头,社会人际交往,大都止于寒暄,清清浅浅。像这样愿意给我犀利下药的人不多了。怕是只有一两个。弥足珍贵的人间友谊。
有心,有情,有料。
致友情。

网友评论